鏡頭的種類

您是2016/06/06起第 位光臨本網頁的改鏡迷

這篇是給初學者參考的,因為看起來像是「鏡頭」的東西,其實有很多種。有攝影用的鏡頭,電影用的鏡頭,有製版用的鏡頭,有投影用的鏡頭,有影印用的鏡頭,有錄影用的鏡頭...等等。這些鏡頭到底有何不同,很多入門的朋友常常亂買而交了學費,所以稍微說明一下,當然啦,我也沒那麼博學,內容如果有錯誤或是有不足的地方,歡迎指正。

本篇儘量不去評論鏡頭的好壞,因為鏡頭好壞,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各種特性各有其適合的拍攝情況。解析度非常好的鏡頭去拍人像,把人家的痘痘都拍的一清二楚,應該不算適當。想拍飛羽當然大部分會想拍的纖毫畢露。所以鏡頭好不好要看怎麼用,沒有爛鏡,只有使用不適當的情境。有人說某鏡頭片數很多,像差校正極好,也有人說兩三片的鏡頭是真水無香。

早年還流傳過一個故事,當時某個日本廠牌與 Leica 合作,共同開發過一系列的 M 接環鏡頭,日本廠牌用儀器測試評比的結果,絕大部分項目都優於 Leica ,但是拍出來的照片,專家一看就說這隻是 Leica ,這隻是日本鏡!所以不要迷信測試報告,自己測試了最準,如果看不出來,那買便宜鏡就好,花那個錢幹嘛?我承認我是看不太出來,尤其是現代的數位照片。我做過測試用 Vivitar 50 mm 與 Leica 60 mm 的微距鏡拍照,但結果只有一半人說對,其實某個角度而言,這就是看不出來,我瞎猜也有一半對的機率,不是嗎?但是話說回來,以前大學時候學校舉辦正片比賽,只要是 Leica 拍的,幾乎大部分都看出來,就是漂亮。所以人家說底片時代看鏡頭,數位時代看機身,看修圖功力,花錢買鏡頭?多學學修圖可能比較划算?

攝影用的鏡頭

攝影用的鏡頭,就是原來就用來拍底片的(我指的是數為時代以前的),也就是一般說的照相機鏡頭。鏡頭當然各有特性,看自己是否會用而已。但是買老鏡就要搞清楚原來是什麼光學系統用的,照相底片並不是都像一般所謂的 135 規格,有 110 ,有 126,有 120 ,有 4 × 5,有8 × 10...規格很多,要看影像能涵蓋的像場大小是多少,否則搞錯了就很麻煩,以前真的有人問我,這個鏡頭可以改給 Nikon 用嗎?一看照片,拜託啊,那是以前 Pentax 110 單眼相機用的!攝影用的鏡頭當然價錢差異有時很大,也不要認為大廠的一定好,有些底片時代的好東西,用在數位上面被嫌的要死。標準鏡一般是雙高斯,但並不是雙高斯就一定很好,我手上有些德國名廠的標準鏡大光圈時邊緣一樣也是糊的,如果您看 120 的鏡頭,大光圈時邊緣幾乎也都是糊的,那很正常。因為早期底片是不放大的,所以有點糊根本看不太出來。很多的標準鏡是 Tessar,也不一定是雙高斯。即使雙高斯的 120 標準鏡我也看過邊緣是糊的。

有個小故事,有一次機關要拍團體照,來了一位攝影師,帶了他的 Pentax 67 ,配的是一隻名廠的 6 × 9 鏡頭,但是是自己改的,自己改不是問題,但是那個時代的 69 鏡頭邊緣應該是糊的,果然拍出來相片團體照邊上的人就不太清楚了。

航空鏡頭也算是拍照的鏡頭,此種鏡頭一般很大,因為焦距較長,民國六十年代,買過一個 400 mm f2.8,後來缺錢賣掉了,真是可惜啊。不過想想也不太可惜,因為...幹嘛用呢?好大,好重,可能只能練身體。航空鏡頭一般解析度很高,像場很大,因為底片大。但是反差較小,而且有些鏡頭有點帶黃色,因為以前拍黑白,而且高空拍照,空氣中有霧氣,用帶些黃色的玻璃拍出來反差會比較好。

電影攝影用鏡頭

電影攝影用鏡頭是指拍電影用的,但是電影分為 8 mm,16 mm,35 mm,65 mm...等等,8 mm 就是影像寬度只有約 8 mm ,這種鏡頭當然就不能給所謂全幅機使用,甚至連 M4/3 都不行,一般的 D 接環鏡頭就是這種規格在用的。一般的 C 接環是 16 mm 電影機用的,像場也不夠大。至於 35 mm 電影片就一定可以用在全幅嗎?不一定,您如果看過實際的電影院放映用的電影片,會發現其實電影片是直著拍的,而且有點方方的,兩邊有齒孔,其實比較像是 APS 的尺寸。我們一般用的底片其實是橫著拍,齒孔於是就在上下了。因此有許多 35 mm 的電影拍攝用鏡頭其實無法涵蓋全幅,可能會有點暗角。當然啦,有沒有暗角要看原來的設計,只能說有暗角是正常的。

一般而言,8mm 用的鏡頭可能沒什麼用,因為像場真的太小,除非改給 Pentax Q 系列用,但是問題又來了,那種鏡頭其實解析度並不好,您算算就知道了,8mm 的寬度就用 8 mm 來算,全幅底片寬度是 36 mm,就估計的大些吧,8mm 電影片的面積大約是 1/16 底片的面積,這應該還有些高估,全幅底片的解析度就算是兩千萬畫素好了,1/16 只有 125 萬畫素!所以那種鏡頭只需要有大約一百萬畫素的解析度,即使不正確也差不了多少。可是 Pentax Q 的畫素是 1600 萬啊!所以拍出來可能是糊的。一般的全幅機鏡頭裝在 Q 上面其實拍出來也是糊的,不信邪去試試看就好。所以有些人把 120 的鏡頭裝在 135 的機身上用,解析度不見得好,因為 120 的解析度要求比 135 低,當然有些本來設計的也有高解析度,因為可能會格放。不過也有少數的 8mm 鏡頭裝在 PQ 上面效果不錯的,有位朋友改過一隻 Carl Zeiss 的就不錯,蔡頭嘛,當然應該不一樣啦。有些 Leica 的也不錯啦,反正一分錢一分貨。

拍攝 16 mm 電影的鏡頭呢,會好些,但是有些像場也無法涵蓋 M4/3 ,邊緣會有暗角,即使沒有暗角,邊緣可能很糊,因為如果不需要那麼大的像場,鏡頭設計的那麼大像場幹嘛?但是以前有些鏡頭就設計之後用在很多不同片幅的照相器材上面,所以有些 150 mm 焦距的 C 接環鏡頭竟然可以涵蓋 120 的片幅。因此要買老鏡要打聽清楚,至少問問人家用過的心得。當然啦,有些場景也許就需要邊緣糊的,對吧。像有些 16 mm 用的鏡頭,很大光圈,雖然片數也不少,可是邊緣就是糊的,有些邊緣在全幅機其實有暗角,甚至 4/3 也不行,但也很貴,如果您冒失買下來,可能發現不您想要的。總而言之,就是要先弄清楚自己要不要那個特性。

電影用鏡頭一般而言,因為電影底片要放大投射到銀幕上,所以解析度要求稍微高些,所以無論底片或是鏡頭的解析度也會稍高於一般拍靜態照片的器材,反差應該也會稍微低一點。如果是 35 mm 用的電影攝影鏡頭,只要像場可以涵蓋,一般都不會太差,有些高價的解析度非常好,而且對於暗部細節的描述也很好。

製版用的鏡頭

製版用的鏡頭很多都很大一個,因為他是裝在機器上的,不是搬來搬去的,比較老的製版機器可以想像成很大的一台蛇腹相機,這種鏡頭的特性,都是對焦在不太遠的地方,所以製版用的並不適合拍無限遠。不過主要大部分的製版鏡頭真的很重,當然也有些很小的。這種不是實用的拍攝鏡頭,就不去討論了。有些標示 press 的可能是製版的。如果比較輕巧的製版鏡頭,因為要求中間邊緣都清楚,因此製版鏡頭一般解析度很高,但反差較低,而且像場很大,很平,這是優點。

投影用的鏡頭

其實投影用的鏡頭只是通稱,投影機的鏡頭、電影放映機的鏡頭、幻燈機的鏡頭、放大機的鏡頭都可以算是投影鏡頭。但是這幾種特性可就差多了。

投影機並不是指現在的單槍投影機,那是接電腦的,我說的是以前用透明片的那種投影機,很多年輕人沒見過。那種投影機鏡頭一般不能拍攝,像場很大,但是片數不多,有些只有兩片到四片,邊緣會有些色差球面差之類的,用於攝影,如果要求解析度的話絕對不適當。

電影放映用的鏡頭當然就是將電影片投影到銀幕上的鏡頭,但也有許多規格,8 mm 或是 16 mm 電影放映用的,一般而言,像場不夠,有人把 16 mm 放映鏡頭改來用,那會中間清楚,邊緣很糊,除非您要的就是那樣的效果。很多外面有螺紋溝槽的可能就是這種較小底片的電影放映鏡頭。有些 16 mm 的放映鏡頭光圈很大,鏡片也很多片,但是邊緣是糊的,或者像場不足。這都要事先打聽清楚,不要隨便就買了。像這隻這隻,這樣的影像是不是您要的效果,您要考慮清楚。

FB 韓水兄常在賣的那種金色的或紅色的那種也是電影放映用的鏡頭,但那是高階的。雖然韓水兄都稱為電影鏡,但那不是拍攝電影用的。但我不是說那個不好,有些品質也非常好,因為是職業用 35 mm 底片放映機用,有些放映機是很大台的,就像電影院那種。那種大型放映機的要求很高,鏡頭的光圈大,像場平,邊緣解析度也好,用於攝影是 OK 的,有些效果也不比攝影用的差,不過手上並沒有留下以前測試的資料。但也要注意,有些可能也不一定能涵蓋 135 全幅底片,因為電影片並不是全幅。但也有些可以涵蓋到 120 底片。有些電影放映機也是雙高斯結構的,當然並不是雙高斯就一定好,而是因為那種高階用的鏡頭其實本來要求就高。要這樣想,一般照相機用的鏡頭常常會縮光圈使用,但是電影放映就都是以最大光圈來使用,所以最大光圈時就要夠好才行。當然這是以高階用的鏡頭而言,並不是電影放映機就一定好,電影放映機也有業餘的機型,但是 35 mm 的放映機可能很少有業餘的機型吧。以前有人說電影放映機有的可以移軸,可能是吧,我沒見過,但合理,因為有時要校正梯型變形,如果真的是那樣,那種放映鏡頭像場就會很大,就像是攝影用的 135 移軸鏡可以用於 120 底片一樣,但那種規格的很貴吧。

電影放映鏡理論上是針對某個放大倍率去設計的,因為電影放映鏡的選擇要看投影的距離,投影的倍率去計算的。比較白話的說法就是看在多大的房間,投影到多大的畫面。所以電影放映鏡頭常有焦距很接近的焦段,就是為了依照實際的房間大小以及畫面大小去選擇最恰當的焦距。鏡頭會為了最適當的倍率去做優化,因此理論上無限遠以及稍微近一些距離拍起會沒那麼好,因為放映鏡不會投射到無限遠,也不會投射到四五公尺左右吧。不過這都是理論上的說法,實際上可能要用科學的測試才能比較出差異也不一定。

放映機用鏡頭一般的缺點是沒有光圈(很少數也有帶光圈的,很貴),白天太亮可能不適合,夜間拍攝應該很好用。但是這種並不是拍攝電影用的,功能不同,特性也不同。反正就是要做功課,先問問人家看看是什麼特性比較重要。有朋友用過那系列的,說像場很平,邊緣也很好,想加光圈,但是裡面沒空間無法加光圈。不過談到加光圈,這類的鏡頭並不一定都適合,因為他原來就設計都用在最大光圈的,有些加了光圈縮光圈可能會移焦。一般的設計用於拍照的鏡頭有時都會移焦了,不過這是光學理論,實際上也許並沒有大影響。移焦的問題在底片機上影響有限,因為解析度低,但是現在數位機身有些就三千多萬畫素了,甚至好像五千萬畫素的都出來了,相信一點點的瑕玼可能都看的出來。因為大家都在電腦上放的很大倍率來找瑕玼,所以一點點缺點都看的到,其實根本沒必要。

有些 70 mm 全天域的那種鏡頭可就貴了,看起來像隻魚眼鏡,沒玩過,但那個像場很大,可是成像面可能是弧形的,用於攝影不一定能適合。

幻燈機的鏡頭,傷腦筋,現在年輕人有些可能不知道什麼叫做幻燈機,就是把正片投影到銀幕的鏡頭。這類的鏡頭多半都只有三片,屬於 Cook 型式的結構,所以這種鏡頭拿來拍攝的話,畫質不要期待太高。因為幻燈片的片夾夾起來之後底片並不一定平整,有時中間會向後彎一點。因此有些鏡頭的像場故意沒有校正的很平,那是故意配合正片的這種特性,這樣打出來的影像邊緣才不會太差。如果要好的影像,那要用玻璃片夾,要用貴的投影機,以前看過雙高斯的幻燈機鏡頭,投射出來好清楚,中間到邊緣都很好。但是只記得真的好......貴。當然啦,有些很有名的名廠做的也有很好的,有些 Leica 等級的應該很好,但也是很...貴。

底片洗照片用的放大機鏡頭其實也算是一種投影鏡頭,因為他的功能就是投影。這種鏡頭有三片的,也有雙高斯的,或是其他結構的。價格差很多,反正一分錢一分貨。用於攝影是可以的,但光圈一般較小,而且一般底片投影不會投影到無限遠,所以這種鏡頭用於攝影,比較適合拍一般洗底片時的倍率,拍無限遠不一定好。微距則要看方向,要把原來對著底片的一端對著景物

此外,有些大光圈的放大機鏡頭,最大光圈常常是對焦用的,實際放大相片時要縮一級或兩級光圈,因為最大光圈有時會有邊緣失光,那相紙上影像的邊緣也會有問題,所以不會用最大光圈。不過還是要看設計啦,有些很貴的放大機鏡頭也有最大光圈是可用光圈的。

有一種很老式的看微縮底片資料用的,年輕人,你聽過嗎?那是把例如文件拍到很小的底片上儲存,看的時候用投影鏡頭投射出來放大了看。原理就類似洗照片把底片放大,這種因為倍率大,很多都雙高斯結構。用於攝影不太好用,但像場小,法蘭距短,光圈一般偏大,有光圈。但是這種當高倍率微距很好,因為他原來就是設計來放大影像的。現在這種鏡頭應該都淘汰了,現在都數位儲存了。以前念大學時,大概民國65左右吧,那時窮學生買不起好的放大機鏡頭,去舊貨攤幾十元買了一個這種 35 mm 焦距的鏡頭,雙高斯,改造來做為洗照片的鏡頭,放大率高,畫質也好,大家搶著借用。後來又買了不少個,把鏡片拆了湊了一些畫質還算好的天文用目鏡。

看了之後有沒有覺得買投影鏡要看清楚呢?原來是幹嘛用的很重要,買錯了就失算了。一般來說 35 mm 電影放映機用的大致不差,因為那種一般比較不會有業餘的器材,但是幻燈機的或是更小尺寸的投影鏡就要做做功課了。有些三片的投影鏡為何也賣那麼貴,實在想不通,當然也會有題材適合啦,但是 C/P 值沒那麼高啊。

另外還有個問題,攝影鏡頭的光路是由前面到後面進入鏡頭。而放映或是投影用的鏡頭光路是由後面向前面走,因此消光的思考角度不同,因此有些投影用的鏡頭改給攝影用,逆光時會有耀光。攝影時,除了景物發出的光線外,還有許多雜亂的光線會進入鏡頭,所以鏡片側面的消光要做好。如左圖,黑色的光線是拍攝景物所發出的,但只有部分會進入鏡頭,但是紅色的則是其他不需要的光線也會進入鏡頭。

有些投影用的鏡頭內部的鏡片在側面竟然完全沒有消光,一般攝影用的鏡片側面很多會塗黑。猜想可能是側面的耀光對於投影的效果影響有限,所以一般投影鏡頭的消光就不需要做那麼好,即使是 Leica 的投影鏡頭,鏡片側面也沒有消光處理,是否每支都這樣,當然不知道。

另外一個沒有消光的原因是因為投影用的鏡頭,後方並不是一般的景物,而是經過「調整」的光線,後方的光線由光源發出,經過「整束」(也就是調整光束的意思)的聚光鏡,穿過幻燈片或是電影片等等再到達投影鏡頭。如左圖,綠色光線是向後方射出,經過反射鏡反射回來,紫色光線是直接向前的,這些光線都會經過聚光鏡。所以投影鏡頭所接受的光線是經過整理過的狀態穿過投影鏡頭,因此可能在鏡頭內造成耀光的狀況不明顯,或說是不重要。但用以拍攝可能就會有影響,但這只是理論,實際影響多少,可能還要看拍攝者的經驗,而且與拍攝內容有關。

影印用的鏡頭

這是指影印機用的鏡頭,有些有光圈,有些沒有光圈,大部分是雙高斯,以前改過一個當長鏡頭,但反差偏高,因為早年影印都黑白的嘛。現在的才有灰階或是彩色的功能。這類的鏡頭光圈不太大,但是像場很大,想想 A3 的影像大不大。其實廣義而言,影印機的鏡頭也算是投影鏡頭的一種。這種老影印機的鏡頭其實適合拍微距,因為他原來就設計投射 1:1 的影像,不過現在的投影機已經可以改變倍率了。

錄影用的鏡頭

這是指用 CCD 或是 CMOS 感光的器材,這種鏡頭要小心,很多網路上變焦倍率很大,光圈也很大,看了手會很癢,但是用在攝影上,...不能用!為何,因為這種鏡頭有些感光面積與指甲差不多大,也只能改給 Pentax Q 之類的使用,那樣的話,鏡頭很大,機身很小。最大的問題可能是解析度也不夠,因為以前的錄影器材解析度沒那麼好,或者說不需要那麼好。即使在 NEX 上面也不是那麼理想,看看這隻安琴吧,牌子很有名,但是...。想想看 Full HD 出現前畫面解析度才多少?即使是 DVD 解析度也不過是 720 × 480,才幾萬畫素啊?現在的數位相機可都是千萬畫素起跳,Full HD 也不過是兩百萬畫素而已,最新的 4K 也不過是八百萬畫素,所以電子式錄影機的鏡頭不一定能用在數位相機上。解析度不足會有何現象?很間單,把以前的 VCD 放到 Full HD 的電視上看看就知道,不過電子錄影機的鏡頭會比需求的解析度好些,不會只有那個解析度就是了。有些這類的鏡頭實際上的解析度確實也不錯,反正要做功課多方打聽就是了。

不過這個問題好像現在大家都知道了,所以前一陣子,有幾隻類似的鏡頭放在 FB 上問有沒有人要,竟然真的沒人要。不過這種鏡頭要買新的很貴,有的一隻就要幾十萬甚至上百萬,過氣了就如敝屣。

另外還有一種類似的,是監視器用的鏡頭,勉強也算是錄影用的吧,這種鏡頭的特性一般是反差大,但是解析度不見得好,網路上很多人在賣一些光圈很大的電子錄影鏡頭,許多是這類的鏡頭。像這隻以及這隻。好不好呢?見仁見智吧,光圈很大,可是有些像場不夠,要問清楚,因為監視器的 CCD 不大,既然不需要那麼大的像場當然設計的像場就不大。此外這類的解析度不一定好,不能說一定不好,但是傳統 DVD 解析度也只有 720 × 480,如果您是設計者,會把他的解析度設計成一千萬畫素嗎?比較現代的監視器,有的已經有 Full HD 了,但也不過兩百萬畫素,不要期待太高。但有的人好像也拍的很高興,也許有些是針對很多目的設計的,所以解析度高些,不過進入 4 K 時代以後,可能這些電子錄影鏡頭也不會太差了。

X 光鏡頭

以前曾經有朋友提供一隻 X 光鏡頭,不知道是怎樣用的,100/1.5 ,很重,但是影像很差,有人說那是針對 X 光的波長去設計的,不太確定,反正看到如果標示有紫外線或紅外線或是 X 光之類的鏡頭,都不要亂買,搞不好在可見光波長區域成像不能看,除非弄清楚他的成像結果就是自己要的。

工業鏡頭

工業上的鏡頭種類太多了,有的原來是儀器上的,有的是戰機上的,有的是生產線上人工視覺用的。反正種類很多,很難弄清楚。但如果確定原來是準直儀上的校正鏡頭,那可是好東西,但現在台灣舊貨攤少了,不好找,有些長焦準直儀上的鏡頭可以當作天文望遠鏡的物鏡,而且效果很好。以前也在舊貨攤上買過 420/7 的天文望遠鏡物鏡,也買過約 120/5 左右的小鏡頭,當作天文鏡的尋星鏡也非常好。那些都是拆船的舊貨,現在都沒有了。

 

反正鏡頭好不好見仁見智,但是要玩一些奇奇怪怪的老鏡要先做做功課,搞清楚規格與特性,否則會繳很多學費的。以上的描述只是大致上的情形,有些特殊情形當然無法一一描述。個人知識有限,如果錯誤或未能詳盡處,請大家指正或補充。

韓水兄說:鏡頭玩不完,攝影永遠需要學習,不論技術或知識,亦或交流之道,切勿以為本身擁有幾管昂貴鏡頭就坐井窺天。每顆原本的用途成像屬性皆不同,只是有幸我們今天有這能力將它們改上我們相機上使用把玩而已…每種鏡都有它的獨特之處,也有不同的美。玩機玩鏡,沒有適合不適合,只有喜歡不喜歡;千萬不要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別人的選擇與認知。

所以鏡頭就是真正自己用過才知道是否喜歡,除非財力雄厚,不要聽信別人說什麼好就去買了,應該先多方瞭解再做決定。有些場景需要解析度,有些場景需要細節層次的描述,有些要有朦朧的氣氛...。反正不同場景對鏡頭的需求是不同的,別人口中的好鏡,不會使用也沒有用,別人口中的爛鏡,給大師去用也許屢有佳作,鏡頭是死的,人腦是活的,要活用鏡頭才是正道。


D.T. Tang 製作

本頁最後修改日期: 2016/6/6

巨眼之門首頁mybigeye.myweb.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