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USCH & LOMB 35mm f2.3 改裝微距鏡


配合單眼相機

手上有一隻 BAUSCH & LOMB 35mm f2.3 老鏡頭,體積很小,法蘭距也很小,如果改裝給單眼用的話,法蘭距根本不足,也就是無法對焦到無限遠,但是可以改為微距鏡。這隻鏡是以前在台中唸書時在舊貨攤買的,當是看起來就已經很舊了,現在又過了快三十年。剛買的時候還有個座子,看不出來是做什麼用的,但是我猜可能是讀取微縮影片用的,因為如果用在放大機的話似乎應該是可以隨時拆下的結構,但是當時那個座子是固定式的,目前座子已經不見。

BAUSCH & LOMB 35mm f2.3

此鏡的鏡片組合是 6 群 6 片,對稱高斯型結構,不會有膠合鏡變質問題,外觀如左圖,在光圈環上已經加上了一隻螺絲以便調整光圈。

另外找了一個鋁合金零件,一端內徑車到與鏡頭外徑相同,再配上一隻電子器材用的隔離柱,作為固定上緊之用。另一邊的凸緣車上螺紋。

再找個機身蓋,中間挖掉,嵌進去一個陰螺紋,配合上面那個零件的陽螺紋。蓋子的凹槽中鎖上一塊塑膠,這是在 PENTAX 底片機上面通知機身鏡頭最大光圈用的,位置可以比照 PK 接環轉 M42 的接環去定位。在 P 家的數位單眼上面目前並不需要這個突起。

幾個零件完成後就可以當作微距鏡使用了,這是幾個零件的分解圖。

這是組合圖,可以配合接寫環來調整倍率。此鏡並沒有調焦機構,事實上微距鏡調焦大部分也是前後移動相機來調焦居多。此鏡配合 PENTAX Ds 單眼數位使用時可以用 AV 優先,也可以用 M 模式,不過拍微距在高放大率的時候還是用 TTL 的閃光燈比較實際。

在實際使用時,要注意一下,開口小的那一面對著物體,開口大的方向對著機身,因為對稱高斯型的鏡頭,一般開口小的對著影像,而開口大的一端對著物體,但那是在放大率小於 1 的時候,當放大率大於一的時候,就要反過來用;其實看看放大機鏡頭就知道了,開口小的對底片,開口大的對著相紙。單眼相機在超微距時需要倒接也是類似的原理。

配合小型非單眼數位相機

因為數位相機一般會有 LCD 取景的功能,以所見及所得的觀點來看,其實與單眼相機類似。因此在小型數位機上也可以加裝微距鏡。

要配合小型非單眼數位,要先做一個L型的鏡頭座,可以用鋁板製作,像左圖中前面以 AB 膠與小螺絲結合一個塑膠管製作的環,因為重量輕所以用塑膠製即可,無須用鋁材。在車個鋁管或塑膠管可以套上小鏡頭就好。

而接下來的工作就是怎樣將物鏡接到相機前,可以設法黏合一個接環接在自製的外接座上。我是用一個最便宜的 28mm 濾鏡的外框,用 AB 膠黏在鋁管子與塑膠環上,接上去之後大概可以拍到直徑約 4×6mm 範圍的物體,其實可以再近,只是貼在鏡頭上無法採光。

將三百萬畫素的數位圖檔裁切中間部份的影像,原來的瓢蟲卵長度大約 1mm,二十八星瓢蟲幼蟲大約 2mm。按右鍵可以下載看原圖。

如果有焦距不太長的天文望遠鏡物鏡的話其實也可以作為微距附加鏡,物鏡比較大,必須要用塑膠管作為外框固定,再設法用不同尺寸的一些接合環去接在相機接座上。左圖是一具舊的七倍望遠鏡的物鏡,加裝了一個塑膠環以便卡在 DV 的鏡頭前方。

筆者曾用 50mm 焦距的放大機鏡頭接在 DV 前面,大約可以拍到直徑 1cm 左右的微距。

也許有人問,放大鏡就可以作為初級的望遠鏡物鏡,是否也可以作為近攝鏡呢,答案是可以的。原理相同,但是一般的放大鏡沒有消色差以及消除球面差等等像差的功能,因此,在光線非常充足之下,因為光圈會縮小,所以可以勉強一用;但如果光線不足,光圈放大時,就會產生較嚴重的色差以及球面差等等的問題,造成影像不夠清楚的結果。不過數位相機的好處就是隨便拍成本很低,先用手放在相機前試拍看看就知道結果了。

此外不只是物鏡,如果有長焦距的目鏡也可以接到相機前方當作超級微距鏡,因為目鏡焦距更短,所以可以拍到更近,但是必須是低倍數的目鏡,因為低倍數的目鏡開口才夠大,才不會造成相片有暗角的現象。


D.T. Tang 製作

本頁最後修改日期: 2006/1/14

巨眼之門首頁www.bigeye.ur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