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n macro 200mm f4 NFD 接環改 Pentax K 接環(開光圈對焦)

您是2011/12/28起第 位光臨本網頁的改鏡迷

這個鏡改過一次,以前是改 EF,這次要改為 Pentax K,而且鏡主想改為可以開光圈對焦的方式。外觀以及有些貼過的資料請參閱以前改的資料

以前那隻前面沒拆,這次要拆前面,把對焦環的花紋橡皮剝下來,裡面會看到有三隻螺絲將對焦環固定在裡面的鏡筒上。

螺絲轉開就可以把對焦環的外環向鏡頭前方推出去,可以看到裡面的機構,紅框中的位置是固定鏡筒前後段的,共有五隻螺絲。都轉下來以後,後段就可以拆掉,但是拆的時候要注意角度等等的,免得裝回時角度錯誤。

原來固定對焦環外環的部份還是可以轉,仍然有對焦的功能。

將對焦環向近處轉,會看到一些其他的孔洞,孔洞中也有螺絲,但是最好不要動,因為不知道到底作用為何,沒必要拆的最好都不要動。紅框中的螺絲是固定裡面一個小圓柱,小圓柱會在軌道中運行以完成對焦的動作。

底下幾張圖是後來改別的同規格鏡頭補拍的,本來不知道無限遠調整在哪裡,現在發現了,在遮光罩上有個圓孔,轉到適當的位置就可以看到裡面的螺絲,這個螺絲就是調整無限遠的。

將三隻螺絲都拆除,就可以把前鏡組抽出來,紅框中有個塑膠滾輪,要裝在鏡身中的槽內。

前鏡組抽出後就可以把遮光罩取下,圖中是把前鏡組裝回去,看看原來的狀態,紅框中的螺絲孔就是裝無限遠調整螺絲的。

轉動對焦系統,使螺絲孔靠向圖中下方,就可以把焦點後移。不過轉這個有個麻煩,這個螺絲孔是在兩片前鏡組之間,有時螺絲孔中的膠屑會掉入鏡片之間的空間,所以動作要輕些。

手上有另外一隻同規格鏡頭,對焦環轉起來會有游隙,本來以為是對焦環上的三個塑膠滾輪磨損了,後來發現其實不是,是前鏡組這裡的滾輪磨損。

找了其他勉強可用的換上就好了。

這種滾輪的規格是直徑 4 mm,厚度 1.5 mm,但可以稍微長些,但是應該也不能超過 2 mm,不過靠中心要凹入,也就是螺絲頭不能凸出,反正整體不能超過 2 mm,中間的螺絲是 1.6 mm 直徑。

這是拆出來的後段,裡面空空的,很簡單。

裝回時要注意,把後段塞回去時可能會把裡面要鎖螺絲的一段向前頂,會縮進去一些,用起子由孔動中撥一下就可以了。

這是由尾巴拆下的控制核心,上方有叉的是光圈控制桿,底下的是壓光圈桿。因為光圈控制桿的鋼珠是在最尾巴,而改 Pentax K 的話,尾巴不能用,因為 K 接環內徑不夠大,因此要另起爐灶。

底下的壓光圈桿,鋼珠是在圖中中間偏左方,所以還可以利用。

尾巴拆掉,光圈控制桿也拆掉,這種 NFD 的尾巴怎麼拆,以前都貼過了。

這是原來的鏡筒後段,有六隻螺絲固定,在定位鋼珠的塑膠片底下還有一隻。

把尾巴固定光圈環的內環拆掉,把 200 mm 字樣以上的部份全部車掉,當然多車也可以,但是字車掉了比較不美觀。

車好了再把原來的零件鎖回去,這裡既然可以車那就好辦,所以此鏡改什麼都可以,沒有法蘭距的問題。

其實知道無限遠如何調整之後,不車這裡應該也可以。

把原來的光圈控制桿做個銅零件鎖在光圈環上,這個零件要做的非常準,所以很花時間,要慢慢打磨。因為這個零件力矩很長,如果由上面打孔鎖在塑膠材質的光圈環上,怕會撐不住,所以由底下打螺絲鎖在銅片上,但是底下不能有凸出物,那就必須用皿頭螺絲,因此也就不能把孔做成長形再來調整位置,要一次到位才行。

此外,因為底端的叉狀並不是平行的槽,而是有斜度的,那是因為對焦在近距離時,鏡組前後移動,要保持光圈的大小,就必須做成會隨著對焦距離而調整光圈大小。所以後方叉狀物凸出於鏡組後段的長度必須要與原來相同,原來是凸出於光圈環後端 57.5 mm,改造完也一樣要抓這個長度。因此這個叉狀物的前後左右位置都要顧到,做起來很花時間。

這個組件要做的話,要先鋸一片長度至少 27 mm 以上的銅片,先彎成大約的弧度,把連桿鎖上,再比對鋸出缺口,再折彎,再修缺口。

上方的紅框中是光圈控制機構,叉狀物就是卡在橫桿上。下方的紅框中,凸出的是壓光圈桿互動的機構,順時針壓凸出物,光圈就會全開。

不過這個鏡有點小問題,裡面拉住光圈機構使既定狀態為縮光圈彈簧有些疲乏了,因此有時無法縮回。這就麻煩了,研究了一下,想了一個方法,黏了一片有彈性的磷銅片,如紅框中,在光圈開到最大光圈時頂住光圈機構的桿子,這樣可以幫助桿子彈回去。這個機構也弄了好久,一開始用彈簧,但是沒地方拉,找到拉彈簧的位置,測試之後都會頂住其他機構,會造成另外的後遺症。

做了個環,這要鎖在尾巴上,再把 Pentax 接環鎖在這個環上。因為改此鏡時找不到調無限遠的裝置,這種長鏡看起來有點複雜,不太敢大拆,所以後段鏡筒車短之後,就用這個環的厚度來調整無限遠,也就是這個環的厚度要慢慢車,車到接環裝上可以調到無限遠為止。 不過後來已經知道如何調整,所以要再改的話就比較簡單了。

原來的壓光圈之機構也要改造,下方黏了一個凸出的環,作用後面會說明。很多螺絲鎖住的銅片,是與機身互動的壓光圈機構,原來的壓光圈桿凸出於鏡頭的部份要鋸掉一些,這個桿子還不太好鋸,因為中間有鋼珠軸承,很難拆,即使拆了也會很難裝回。弄好後要凸出於後段鏡筒 16.2 mm ,這些數字很重要,太長會頂到前面鏡筒中的機構,太短可能卡不到鏡身裡面的壓光圈機構。

為何要那麼多螺絲,因為要調整位置,使裝上鏡頭時壓到光圈全開,放開後要全縮。先打兩隻螺絲,把螺絲孔做成長形,可以調整位置,調好後再打兩隻,鎖死,這樣位置才能確實固定。那些螺絲要注意,不能太凸出,否則可能頂到鏡身裡面的壁。如果要保證不會頂到,那麼銅片要距離圖中下方的鋁板 12 mm 以上就沒問題。銅板長度約在 45-50 mm 之間就夠長了,寬度約 10 mm 左右。

把尾巴的鋁板鎖在核心上,再把原來最尾巴的矩形擋板切下來鎖在最後面,這個擋板其實不是切下來,而是把外面的慢慢磨掉。這個部分在製作時,最好是方形鋁板在外,連動桿在內,這樣連動桿在動作時比較不會磨到接環壁。

這是裡面的狀態。

這是原來尾巴上的環,有些短鏡比較輕,把這個環改一下鎖上接環就好,但因為此鏡較長,原來這個環有大缺口,不太好用。

邊上紅色箭頭指的位置可以看到原來邊緣有凸起,但是自己做的這個尾環忘了車凸起,這個凸起是頂住光圈環用的,沒有凸起,光圈環會太鬆。

不過都已經做好了,再重新做太花時間了。於是把光圈環裡面卡上薄薄的 PVC 片頂住,這樣光圈環就不會鬆動了。

注意看鎖光圈連桿的銅片,右方的缺口狀是要在 f 32 時剛好頂住裡面的座子,這樣才不會轉超過 32,所以這裡也要慢慢磨,要磨的剛好。完成後,連桿的左側應該是對準光圈環上容納鋼珠凸起處的中央,其實所有的 NFD 改起來連桿的位置都要在這個位置

把尾環鎖上。

接環鎖上,完工。整個改起來其實很花時間,一方面是這個鏡原來光圈彈簧有些問題,另外就是要改開光圈對焦,許多地方都要做到剛好,必須要慢慢打磨測試,這樣改起來看看簡單,但是差不多要花十幾個小時。

這個接環是 Pentax 原廠的 Helicoid 上面拆下來的,原來就有壓住底片機身光圈機構的零件,所以該部份不需要加工。這樣改起來用在數位機可以依照原廠的 K 鏡方法來用,但是用在底片機不一定能測光,因為光圈與機身無法真的連動,有些機身有景深預觀的機構,如果按下去還可以測光的話,那就可以用按下景深預觀鈕的方式來測光。


D.T. Tang 製作

本頁最後修改日期:

巨眼之門首頁www.bigeye.ur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