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itar 90mm f2.8 Canon FD 接環微距鏡改為
Pentax K 接環


雖然手上有一隻 Tokina 90mm f2.5 的微距鏡,但該鏡要接上一個延伸環才能 1:1,有時還是不方便,如果有一隻能直接成像到 1:1 的就更好了。但是一直等也等不到 K 接環的,只好標了一個 Canon 接環的,一方面當然也是因為這隻是 FD 老接環,大部分人可能都無法使用了,所以才便宜標到;另一方面也想來挑戰一下 FD 接環是否可以改鏡。

vivitar 90mm f2.8 micro

這隻鏡的光學結構是四群六片,有點像雙高斯結構。

vivitar 90mm f2.8 micro

對焦到無限遠時,沒什麼特別。

對焦到 1:1 時伸得還真長,右上角是家裡的貓,很好奇的一直聞,趕也趕不走,大概也覺得這隻鏡頭怎麼這麼長,只好連貓鼻子一起拍進來。

這是鏡尾,FD 接環的鏡尾最複雜,一堆機關,一般要看他縮光圈還要左弄右弄才行。

FD 接環沒拆過,反正要改鏡,這些機關都沒有用,找到什麼螺絲就拆什麼,先把這個螺絲拆了。

中間的護環可以取下。

這是護環裡面,也有機關,記得三十年前玩過同學的 Canon FTb,那時就覺得 FD 接環實在夠複雜。

鏡尾裡面的一些零件已經露出來,找到螺絲就拆。

這個尾巴上的鎖環也拆下了,這個環是將鏡頭鎖在機身上用的。

裡面又露出來一些零件了,左方紅框中的是光圈大小控制桿,右方紅框裡的連桿是拍攝時縮光圈控制桿。這些桿子目前左撥右撥都不會做預期的動作,這些功能是後來拆完了才搞清楚的。

這隻彈簧是將縮光圈桿拉回用的,現在的階段還不知改鏡後是否能用到。

左方紅框中的螺絲是調整無限遠的,右方螺絲是拆鏡有關的,共有三隻,全部鬆開,但是不要全部轉出來,轉鬆就好,這是沒有螺絲頭的那種小螺絲,整個轉出來容易遺失。

三隻螺絲轉鬆後,可將有紅點的光圈定位環向左移動,光圈定位鋼珠是夾在此環與光圈環之間,所以現在鋼珠就會掉出來,要注意。紅框中的螺絲鬆開後就可以將鏡尾接環座拆掉,螺絲共有三隻。

可以將光圈環也向左移動再拆螺絲。此時也可以看到狹縫中的一個長螺絲,螺絲頭原來卡在光圈環的缺口中,光圈環轉動時就帶動此螺絲使裡面的銅環轉動,再帶動裡面的光圈機構。

拆到這裡可以評估一下能否改鏡了,直接把沒有接環的鏡頭以【人肉】接環放到相機上試了一下,無法對焦到無限遠,差了一些,但是看看鏡尾座,還夠厚,應該可以車掉一些,初步估計改鏡可行。

這是拆下的接環座,長長的桿子是光圈連動桿,因為是微距鏡,會伸出很長,所以連動桿也很長。

再來看看對焦環的無限遠有多少可以調整的空間,本來此鏡轉起來稍有些沙沙的聲音,判斷對焦環可以進去一些髒東西,順便來清一下。

將複螺紋機構轉出來,擦了一下,重新上油,果然正常了,裝回去時先將無限遠的位置調到不能再調,然後再放到機身上,還差一點,鏡尾車一下應該可以對到無限遠,決定動工開刀。

這是鏡尾座裡面的機構,旋轉處是用鋼珠軸承,這很麻煩,因為裝回去時很花時間。

拆縮光圈連動裝置,把貼著接環座的一個卡環轉鬆就可以拆下,結果也是鋼珠軸承。

還好,這個結構是用七節細金屬棒配合七顆鋼珠來當作軸承,這樣的結構比較簡單,金屬棒是隔開鋼珠用的,因為只要七顆鋼珠平均分配在對稱的位置就可以達到目的了。

這是拆出來的鋼珠與金屬棒以及縮光圈連動環,左方黑色的部份是卡在鏡身的縮光圈機構上。

這是拆掉縮光圈連桿後的外觀。

這隻光圈調整桿也要拆掉才能車鏡尾座,狹縫裡的螺絲先拆掉。

這是裡面的結構,裡面一堆突起的螺絲,交互限制轉動的角度,這是搞什麼,這麼複雜!也不知最後會不會用到,這些原來的位置要拍清楚,免得以後不知怎麼裝回來。

這是另一個角度。

這是頂視圖,此圖中已經將鏡座中外圍控制光圈的銅環取出。

把靠近外圍的卡環轉鬆,光圈控制桿機構就可以拿下,此圖中還連著一隻彈簧。

這個護片是避免彈簧與中間的擋光護套磨擦。

剩這個擋光護套,圖中可以看到有些刮傷,因為拆不下來,只好硬拆的結果。最後索性破壞性拆除,拆完後發現我錯了,這個護套不是向內拆,是向外拆,白白浪費了一個有用的零件,而且是必要零件,只好自己再做一個了。

這是把一些零件再裝回去,再拍一張近照,免得看不清那些突起的螺絲怎麼卡的。不過後來發現這些根本不重要,都拆掉就好了。

鏡尾座車了一下,車到已經不能再車為止,先在鏡尾座與機身間放了一個 Pentax 原廠的 K 接環,試了一下,無限遠沒問題。

請看紅線的部位,顯示接環與鏡座間有個空隙,原廠的K接環太薄,會有縫隙,還要找個環狀零件填起來,這樣很麻煩,找了個塑膠環,都車好了,但是塑膠環直徑太大,怎麼看都醜,塑膠環很薄又不能再車薄,只好算了。

結果找了個舊的倒接環,因為已經買到了原廠的倒接環,因此這個環就退休吧,厚度夠,車了一下剛好配上;當時忘了拍照,這張照片其實是整個改好了才拍的。

這是裡面的擋光護套,弄壞了只好重作,但是這麼長的鋁管要車很久,所以找了個大小差不多的鋁環,這個鋁環原來是一隻 150/4.5 老鏡頭上的光圈環,那隻鏡已經改鏡了,此零件沒有用,車完了還可以看到原來鏤刻的光圈數值。這個鋁環不夠長,因此再車一節塑膠環接上,裡面都要車成環紋,以減少反光。

接起來像這樣。

這是塗上了黑色的壓克力顏料,已經沒什麼反光,最後再裝上就好,先放在一旁。

再來看鏡尾環吧,一部份零件裝回來左比右比的研究了一番,綠色箭頭指的是光圈連動機構,紅色箭頭是與光圈環連動的突起。

到這個階段,其實已經過了好幾個星期,其間也幫網友改了好幾隻鏡頭,但是一直沒想到怎麼改這隻鏡,因為FD鏡頭實在太複雜,那些突起的螺絲,環環相扣,轉到這裡卡到那裡,反正就是無法弄的像K鏡那樣簡單。轉個光圈環控制光圈,壓個縮光圈桿縮光圈就好嘛,怎麼那麼複雜。

幾個星期過去了,把頭腦放空,突然想到,為何不把那些零零碎碎的螺絲都拆了看看如何?果然可以了,把那些糾纏的螺絲都拆掉,於是光圈調整可以調,縮光圈桿可以縮了,這樣就可以進行下一步了。

這是縮光圈桿的外觀,彈簧沒有用,以後會拿掉。

這是另一個角度,藍框中的突起要磨掉,黑色的地方因為夾在此環與接環之間,縫隙不夠大,所以要磨薄一些。

這是將光圈調整桿裝回測試的外觀。

這個調整桿紅框中的部位在K接環沒有用,要磨掉。

這是縮光圈桿,紅框中的部位是原來卡住鏡身裡面光圈機構的,現在已經磨薄,藍框中是加裝了K接環用的壓桿。

原來那些亂七八糟的彈簧都用不到,重新裝了一隻彈簧,這是在機身將壓桿釋放時將縮光圈桿彈回用的。在紅框中的鋁片上鑽個小孔,拉住彈簧,綠框中是在適當的位置鑽孔裝上的螺絲,用以固定彈簧的另一端。

這個環與光圈環連動,原來的機構很複雜,看也看不懂。這個環必須要與裡面的光圈控制環連動,因為光圈環無法直接傳動到那個連動環,距離太遠了。但是也不能將兩個環鎖死,因為最大光圈的位置其實需要稍微調整,要留一些餘地,所以做了一個叉狀的銅片,用來卡裡面的光圈控制環。固定用的螺絲孔要作成長形,才能左右調整。

這是卡住裡面的調整環的狀態。

這是全貌。

都調好了就可以裝起來了,測試一下,最大光圈位置不大對,又拆開調整了好幾番。縮光圈桿也可以用,當然有許多細節還需要打磨調整,就不再說明。

這是將中間的擋光護套裝回去的外觀,也塗上了壓克力顏料防止反光,看起來很像了吧。

這是側面的照片。

目前為止,這隻鏡改鏡拖的最久,但是並不是施工久,而是思考的久,其實此鏡施工時間並沒有很長,那些零件也不難做,只是一直沒有想到該怎麼改。

最後的結論是法蘭距很短的 Canon FD 接環也改成了,所以沒有什麼是一定不能改的,不過要靠運氣,結構剛好有車短的空間就可以改,否則也是無解。

手上還有一隻 Canon FD 接環的鏡頭,還沒想到怎麼改,改天再來慢慢研究。


D.T. Tang 製作

本頁最後修改日期: 2007/11/20

巨眼之門首頁www.bigeye.ur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