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製 61Λ3 50mm f2.8 半微距鏡清理


industar 61 50mm f2.8

看到一顆蘇聯鏡,編號是 61Λ3,鏡頭上都是俄文,也不知怎麼唸,也不知怎麼輸入,有人說是 Industar -61L/Z 50/2.8,可是在鏡頭上卻沒有這樣的字樣。原來的擁有者說它有臭油味,因此便宜賣,筆者正缺 50mm 的微距鏡,於是就把它買下。為何說它是半微距鏡,因為它只能拍到 1:3,而非一般微距鏡的 1:2,不過在 APS 的數位單眼上拍起來感覺會大一些,也相當於 1:2 了。

拿到手後果然是整個鏡頭發散出難聞的油味,據說許多俄鏡都是如此,筆者猜也許是俄國天氣冷,那些油不易變質,但是到了亞熱帶就不一樣了,不但黃油有些滲漏,漏到光圈葉中,有些似乎也有變質傾向,有些氧化,因此產生一股不怎麼好聞的油味,聞起來好像到了機械工廠一樣。

industar 61 50mm f2.8

這顆鏡頭是典型的四片三組 Tessar 結構,結構如左圖。

industar 61 50mm f2.8

此鏡可以拍到 1:3 半微距,是全鏡片組前後移動對焦的設計,鏡身由最短伸到最長的變化量是滿多的。

此鏡是老鏡,光圈環沒有檔位的定位點,是連續式的。此外有預設光圈的機構,將光圈環向下壓下,轉到某個光圈例如 5.6,再將光圈環放開彈回,此時轉動光圈環時就只會在 2.8~5.6 之間變動,要解除時就再壓下轉到 16,就可以在 2.8~16 間全範圍移動。

industar 61 50mm f2.8

此鏡有個怪異處,伸到最長時,側面會看到一個縫隙,由縫隙可以看到內部的結構,感覺起來怪怪的,難道不怕有沙子灰塵進去嗎?

前鏡組拆解

industar 61 50mm f2.8

此鏡前鏡組可由紅框中的卡環轉開,轉開後可將前組鏡片取出,取出鏡片時要將鏡頭倒過來,輕輕抖動或是輕輕敲鏡身,前鏡片是有鋁框包住的,敲的時候鏡片會掉出來,所以要接好,如果鏡片掉到一半卡住了,表示鏡組歪掉了,因為鏡身縫隙與鏡片外框很精密,縫隙很小,稍微歪掉就卡住,如果卡住就要將鏡片頂回去,頂的時候要小心,不要太用力,萬一卡死了會很麻煩。

此種裝配方式如果要取鏡片的另一種方法是將鏡頭倒過來,手指洗乾淨或是用無粉的指套,將鏡頭平均的托著,慢慢將鏡頭倒出來。

此鏡頭前鏡片組共有兩片,倒出來的時候應該會兩片一起出來。最前面一片為凸鏡,第二片為凹鏡。

後鏡組拆解

industar 61 50mm f2.8

後組一開始也是由接環開始,此鏡為 M42 接環,接環有三顆螺絲,拆下後即可將接環取下。

industar 61 50mm f2.8

靠後鏡組旁有一個卡環,拆下卡環,可將後鏡組拆下,後鏡組只有一片鏡片,但是看起來是由兩片鏡片黏合的,也有鋁框框住。

industar 61 50mm f2.8

此鏡頭共有三組鏡片,兩組在前,一組在後,後組由反光看來應該是兩片鏡片的膠合鏡,前組應該都是單片,這樣看來似乎只是 Tessar 結構。不過測試結果解析度還好。

到此,鏡片組已經拆下,可以動手拆機械組件。

機械結構拆解

industar 61 50mm f2.8

因為此鏡黃油氣味難聞,也有些滲油,因此打算全部拆開清洗。

接著將後鏡組旁的卡環拆下,此環有兩個,一上一下,大概是怕滑脫。兩個卡環拆開後可將鏡身分解為兩部份。

industar 61 50mm f2.8

這是分解開的前方組件,可看到由對焦機構滲漏的黃油量還不少。組件上的金屬銀色鋁製套環此時拆掉也可,以後再拿掉皆可。

industar 61 50mm f2.8

此組件上有好幾個螺絲,中間的那個是控制光圈葉開闔的。左方的是控制預設光圈的機構。

industar 61 50mm f2.8

右方的框中可以看到黃油嚴重滲漏。左方的螺絲與上圖左方是同樣一顆螺絲。

industar 61 50mm f2.8

轉個角度可以看到這是與光圈環連動的固定螺絲。

industar 61 50mm f2.8

這兩個螺絲拆掉之前,要看好螺絲孔的位置,兩顆螺絲拆下後,等下會將上方會轉的部份拆下,【拆之前要看好螺絲孔與下方零件的相對高度,看要轉幾圈螺紋】,因為多轉一圈,少轉一圈,螺絲孔的高度會不一樣,現在不記得沒關係,等下就會像我一樣,要花些時間研究應該轉到多少圈才對。

這兩顆螺絲的長度不一樣,左方鎖在上方零件的比較長,右方鎖在底下一個零件的比較短,記得不要搞錯,此俄製鏡頭筆者在鎖螺絲時有些怕怕,因為那些鋁的小孔,螺絲鎖一鎖還會掉屑出來,真怕滑牙,所以那些螺絲應該是禁不得鎖錯了再重新來。

industar 61 50mm f2.8

將沒有表面處理的這個鋁圈拿掉。

industar 61 50mm f2.8

再將光圈葉的連動螺絲取下,因為此零件上有四個缺口,最好原來所在哪個缺口也用尖的起子做個記號,此記號在外表也看不到,就把它刻一個箭頭。

由前方將卡住光圈葉組件的卡環取出,用尖鑷子將兩個小孔夾緊就可以將卡環取出,要注意,卡環卡住處有個凹槽,在此凹槽再前面也有一個凹槽,裝回去的時候可能不小心就卡到前面一個凹槽,如果卡錯了,光圈葉的固定環會鬆鬆的,光圈葉一下就掉出來了,要切記不要弄錯,否則光圈葉很容易折到。

卡環取出後,將鏡頭倒過來,光圈與固定環就會掉出。這是拆出的光圈葉,全部都給滲漏的油黏在一起,此光圈葉屬於不對稱設計,要注意圓角的一頭突起物是向著鏡頭座的方向,另一邊則向著鏡頭前方。

此時可將此零件轉鬆向右取出。

這個零件就不大好弄,雖然是螺紋轉上去的,但是如果只是轉,轉到某個角度就會轉不動,研究了半天才誤打誤撞的給弄開了。左方的照片是已經拆開後拍的。

先看到上方的紅框有個缺口,下方有個凸柱,原來是卡住的,這個就是光圈預設的機構,在此零件取出後還會看到四隻彈簧在下方零件的四個孔中,要注意不要彈掉。

將此零件轉到不會動的時候,把底下的光圈環由照片中的方向,由下方向上壓,卡到上方的缺口中再轉,這樣就又可以轉出一些角度,轉不動了就再壓著轉一下,直到整個轉出為止,裝回時也是,轉不動就卡住缺口再轉。

有一點要注意的是上方那個環拆下前要注意,右方突起物上面有個螺絲孔,那個螺絲孔原來與下方零件的相對位置要注意,或者說,轉了多少圈才拆下,就要轉多少圈裝回去。如果不記得就只好多測試幾次。

上面這個零件取下後,對焦環也可以拿下,四個彈簧不要忘了,此時這個零組件就可以全部拆開。

這是另外一個部份,接下來就更精彩了,要拆對焦系統了,【此系統要拆簡單,要裝回很不簡單】,先將此螺絲拆下。對焦系統就可以全部轉出。

拆螺絲前要注意,最好先將對焦系統轉到無限遠,再將螺絲拆掉,然後就可以向無限遠的方向再轉,即可將複螺紋的內部零件取出,轉出前請注意,要記得由無限遠的記號轉了幾度,轉到標示距離多少的地方後組可以拉出,後組拉出時,看下方圖片的那個左方突起物應該是在鏡座的哪個軌道缺口(有兩個,最好做記號),這些如果不記得,裝回去的時候會很慘,會無法校正無限遠,試了又試,非常辛苦。

也許您會說不能校正無限遠,那不是只能用複螺紋的角度來調整,那每個複螺紋的螺距之間有好多度的角度,哪可能調的剛好,沒錯,就是這樣,因為原廠出廠時,應該是可以調整的,但是他們調整好了以後就把它固定死了,在這個調焦零件上,方框中有個小螺絲,那應該就是固定軌道定位器角度的,原來軌道定位器應該是可以調整的,但是出廠時調好就鎖了一顆非常小的螺絲,變成拆鏡頭的時候就要把角度記好,否則裝回去的時候會有問題。

這是前方對焦環的分解,分解時要記得先轉到最緊,再看看轉到最緊要多少圈才拆開,記起來是以後裝的時候比較方便。

這是分開後的樣子,左方的兩個缺口就是對焦定位的軌道凹槽。

這個零件上還可以將裡面一個零件拆開,本來這些應該都可以不必拆,但是因為黃油太多,而且滲漏嚴重,原來油的材質也有些怪味,必須全部洗掉,所以此零件也要拆開,將黃銅卡環紅框中的小孔(黃銅圈的兩端各有一個)用鑷子鎳住就可以拆出來,拆出來後可以好好洗一下,原來這個零件凹槽中的黃油多的不得了。

這個鏡頭整個用去漬油清洗了以後,油味沒那麼重,但是還有一些,重新上油之後再裝回去,但是油味依然還是有一些。

有些在裝回去時真的很辛苦,主要就是對焦時無限遠的校正,過去拆的鏡頭無限遠都有幾個螺絲調整一下就好,但是這個老鏡沒有,去問老機論壇的 phil 大師,他說有的鏡頭就是這樣,萬一沒做記號,裝回去時只好去試每個螺紋的角度,所以一定要做記號。

裝回時每個原來上油的地方要重新上黃油,但是不必太多,有就好。對這個俄製鏡頭的感想是怎麼這樣設計鏡頭,無限遠定位哪有定死的,竟然那麼不容易調整,還非得照著原來的角度裝回去。另一個問題是,反正油上多了就一定會擠出來,因為每個會有油擠出來的地方一定會碰到別的零件,而且還與其他零件的縫隙很接近,那些油會黏到其他的零件上面,而且會滲到縫隙中,真是詭異的設計。


D.T. Tang 製作

本頁最後修改日期: 2006/1/19

巨眼之門首頁www.bigeye.ur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