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ma SD9 調整為 Pentax K 接環


Sigma SD9

Sigma 的 X3 感光元件有一定的優點,有人說可以直接接上 Pentax 的鏡頭,一直想弄一台來改改看,但是二手的價格都覺得有點貴,因為這台只有 340 萬畫素,說實在的有點陽春。

最近終於碰到一台便宜的,於是就下手來改改看。SD 系列的相機只有 SD9 適合改,因為 SD9 的防塵保護片只是透明玻璃,沒有過濾光譜的功能,而其他的則有過濾紅外光的功能,如果拆掉防塵片,顏色會很怪,大概只適合拍天文。防塵片為何要拆掉呢?因為有些鏡頭如果後鏡組比較突出,就會頂到防塵片。

這是 SD9,接環螺絲已經拆下。拆防塵片的話,只要拆紅框中的螺絲就好,其他的不要動,那是固定防塵片玻璃的。螺絲取下後把防塵片向外並且向下小心的拉出來就可以了。

其實這個防塵片並不能完全防塵,因為靠左方可隱約看到有個縫隙,如果真的進塵反而也不容易弄出來。

Sigma SD9

接環取下了,可以看到固定接環的邊框上有許多凸出的定位點以及螺絲孔座。最上方紅框中的則是一個突出的金屬簧片,會頂住接環,應該是相當於接環的接地極吧,是給自動鏡頭傳遞電子訊息用的,改 PK 的話就暫時用不到了。

這張其實是後來整修了一些地方之後拍的,修哪裡?考考大家吧,那不重要。

因為 PK 鏡頭後面有一根光圈壓桿,會與機身上紅框部位衝突,所以想把這個部份切掉,因為實際上沒大用處,只是配合防塵片遮塵而已。

要拆這個接點組件,要先把紅色箭頭部位的貼紙稍微掀起來,這區是黑色貼紙貼的,不是塗料,前一陣子幫人改其他的 SD 機身(還沒改好,所以還沒有上網)才知道,當時搞不清處,弄了好久拆不開。

因為接點組件是與反光鏡室的底部用黑色貼紙黏在一起,所以要掀開。

掀開貼紙之後就可以把組件向機身前方稍微輕輕撬一下,再向機身上方拉起,但是這樣並不能把他全部拉出來,因為後面的軟式電路板還連著,要真的拆出來,要動大工程,整個面板、底座都要拆,我沒拆,因為實在有點麻煩,而且對於機身也沒什麼心得,怕拆壞。

其實如果只要把那一塊突出來的塑膠片切掉的話,也不需要去拆,原來的位置用小刀慢慢削也可以弄掉。

把這個組件的拆法放在這裡主要是看看有沒有人想豁出去,乾脆把整個組件拆了,要拆掉的話,就要這樣弄,雖然不能拆的徹底,但是到這一步之後,由縫隙已經可以看到軟性電路板,如果不想恢復為 SA 接環,就可以用小刀把後面的電路板切斷。

這是拆下的接環,最上面(裝在相機上時是在最下面)是頂住鏡頭插刀的彈簧片。

彈簧片下面還有兩層墊片,這應該是調整彈簧片鬆緊的吧。

這個就有學問了,在每個螺絲孔座與接環之間有些小墊片,要注意,有些是透明的塑膠墊片,有些看起來是金屬的。這是調整接環與 CCD 距離的,因為機身是塑膠射出成型的,大概有些誤差,所以要精細微調每個螺絲座的高度,如果要恢復為 SA 接環,那這些墊片的位置要記好,因為每個座子的位置墊的高度都不一樣,也就是墊片的材質與數量都可能不一樣,不同的機身墊片的數量以及位置當然也不會一樣,看來 Sigma 對於機身精度的要求還滿高的。

不過 PK 的機身也是射出的,似乎沒有這樣去調整,不知道原來就比較精密還是覺得沒關係,或者是在 CCD 組件上調整也不一定。

但在改接環而言,就無法去做這樣的微調了,因為自己沒有那種儀器。

這是拆下的螺絲墊片。

其實 SA 接環根本不用改就可以將 PK 接環鏡頭裝上,只是光圈壓桿有問題,鏡頭後鏡組太突出的話也會頂到防塵鏡,將防塵鏡拆除就可以裝很多自己改的沒光圈壓桿的鏡頭了。

SA 接環與 PK 的法蘭距差了 1.45mm,有些資料是 1.5mm,我也不知道誰對,反正很難量。因為有這樣的差距,所以直接接上固然可以,但是會犧牲了近處對焦的能力,而且有些後鏡突出的鏡頭不能用,還是把法蘭距調整一下比較好,因此做了這個墊圈,邊上的缺口是配合接環座上的那些突出點以及鏡頭卡榫等等。有個地方會頂到卡榫的組件,要磨得稍微薄一點。這個環很難做,我是找了個廢鏡裡面的環來改的,但是因為很薄,所以在車床上車的時候會震刀,很難車的平均,結果車太薄了,有些位置又塗了 AB 膠再慢慢用銼刀磨,一邊磨一邊用游標尺量,很花功夫的。

這裡有個建議,這個環一定要在邊緣磨出缺口之前把厚度搞定,不然挖了缺口之後更難磨。

 

這是把墊片裝上的外觀。

本來將螺絲座子墊高就好,但是那種小墊片很難做,而且靠螺絲座子墊高,旁邊會有一圈縫隙,所以不好用靠螺絲座子控制法蘭距,於是就用墊圈來控制。

這個墊片的厚度是 1.5mm,為何不是 1.45mm,因為接環原來是用螺絲座子來控制高度的,與邊緣的接環座子一定有間隙,用整個座子來控制,考慮原來的間隙之下,就用 1.5mm 的厚度,當然您用 1.45mm 應該也沒問題。

接環也裝起來,因為墊高了 1.5mm 左右,所以鏡頭卡榫其實是不夠長的,並沒有突出在接環上,所以根本沒有用。不過暫時也夠緊,需要的時候再去訂做個卡榫吧,為何要訂做?自己怎麼不做?因為那個卡榫的材質應該要用鋼的,我的機器無法車鋼料,那麼一點鋼料也不好買。

其實改的過程中就發現,原廠的 PK 鏡還是無法裝上,因為下方紅框部位的反光鏡室太厚,太向內突出,同時也太接近接環,會頂到光圈壓桿,在沒搞清楚反光鏡室結構的情形下,暫時沒去磨他,真的要接原廠鏡,要把紅框中的部位再磨掉才行,或者是要將原廠鏡頭的光圈壓桿拆除。

這張圖片是將一個拆下的 PK 接環裝上去之後拍的,光圈壓桿很接近接環內壁,由圖中可以看出反光鏡室很突出,會與光圈壓桿衝突。右方的紅框區,其實也會頂到壓桿。不過改到這樣,一些我自己改的沒光圈壓桿的鏡頭用起來都沒有大問題了。

影像是很結實,但是不要去放大到千萬畫素,雖然原廠的軟體可以輸出到千萬畫素,但是我覺得那樣的影像沒什麼特別,軟軟的,還是輸出 340 萬就算了。

這個資料雖然說是改機身,但是嚴格說來其實只是調整機身,因為接環並沒有換掉。為何不換掉算了呢?主要是 SA 接環的外徑很大,螺絲孔位也很寬,PK 的機身接環直徑太小,根本無法將螺絲鎖在原來的螺絲孔中,機身又不適合重新打螺絲孔。此外,原來的接環既然可以代用了,當然也沒必要去換掉。

測試的一張圖片在這裡:http://www.bigeye.url.tw/lenstest/sd9test/testsd.jpg


D.T. Tang 製作

本頁最後修改日期: 2008/6/26

巨眼之門首頁www.bigeye.ur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