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lux Leica Summarit 40mm f2.4 殺機取鏡改 Sony E 接環

您是2014/09/30起第 位光臨本網頁的改鏡迷

鏡主說這台壞了,修理根本划不來,想把鏡頭取下來改。

背面。

光學結構是 4 群 6 片,雙高斯,這種小鏡頭用 6 片算是很好的,一般小鏡頭多半是 Tessar,不過 Tessar 只能做到光圈 2.8,所以到 2.4 的就不會是 Tessar,雙高斯至少可以做到 1.8,有些要求低些還可以做到 1.4,這隻鏡只有 2.4 應該是考慮到體積的關係。

打開背蓋。

拆吧!研究了一下,沒電的時候,前面的蓋子根本打不開,鏡主說暴力拆解吧。先把底蓋拆下,細節不貼了,反正看到螺絲就拆。

 

前面的頂蓋也要拆開才能把原來的鏡頭蓋以及連著的機構拆下來,鏡頭邊上的銅環以及連著的部份都要拆掉。

裡面也一樣,看到螺絲就拆,但是要注意,有些零件還用的到,所以拆的時候零件暫時要留著。

底蓋拆下後,靠近機身下方有個擋板要拆掉,底片導軌之類的也要拆掉。紅框中是對焦定位器,拆掉就可以把鏡頭由底片端轉出來。

 

 

把鏡頭上的電路板剪掉,鏡頭可以轉出來,複螺紋完全沒有油脂,仍然很滑順。

下方紅框中有鎖環,不過有膠,要泡軟才行。上方紅框中有螺絲,共有三隻,都要拆掉。

光學結構圖查不到,好像是四群六片雙高斯吧。

因為鏡片距離尾端還有距離,所以這樣放在裝了少許酒精的塑膠蓋子裡面,泡了幾分鐘,終於可以把尾巴的鎖環打開。

先來拆複螺紋外環,這是把鏡頭取出後的狀況。反正連著的部份都拆開就可以取出了。

這是完整的複螺紋外環的外觀,完全沒用到潤滑油。

後面的鏡組。

裡面還有快門葉片。

鏡筒內的零件可以整個取出,裡面剩下前鏡組。

這是中間的快門以及光圈機構,要把快門葉片取下,反正有螺絲就拆。

這些都沒用了,都要拆掉。

另外一面,也都要拆掉。

這是原來的電磁控制器。

剩下的部份,繼續拆,有螺絲就拆。

快門葉片看到了,取下。

與光圈有關的都裝回去。

這裡原來有頂住光圈機構的零件,還要用到這個機構,與這個機構有關的彈簧不要拆,要保留。

用黑色的工程塑膠做了這個形狀的零件,放在組件與前鏡組之間,取代原來電磁控制機構的位置。這是光圈連動機構,想這個機構想了好久,後來是半夢半醒之間想到的。側面鎖一片銅片,要卡在光圈機構上。側面還要磨凹槽,因為有對焦定位器的金屬片要由該處穿過。

這樣卡在光圈機構處。

但是沒有光圈定位,有點缺憾,把這個部份黏了一片鋁片,厚度要剛好齊平。

塑膠塊上裝了定位鋼珠,鋁片上磨了定位鋼珠孔,也上了黃油。

試著裝起來,快門葉片已經拆除,這樣已經可以測試法蘭距了,測試了一下,剛好可以改 Sony E 接環。

因為無限遠時整個縮在裡面,所以光圈控制機構無法由側面開孔控制,要另做打算﹒

又研究了一陣子,在這兩處磨了弧形的孔洞,鑽了兩個螺絲孔,要由這裡控制光圈。本來是想剛好避過原來的字,不過後來發現這樣不夠好,繼續看吧。

這是複螺紋外環,外面當然要車鋁管遮住,上面有個缺口,打算利用這個缺口來製作連動機構。

這個環的結構是外面有座子,圖中上端的環可以轉動調焦。

原來尾巴上凸出的螺絲孔分布位置無法鎖在 Sony E 接環上,於是另做打算,把尾巴不規則的凸出物磨掉,磨的剩下約 1-1.5 mm 的寬度做為凸緣。

外面車了個鋁管套在外面,這樣就可以壓住這個環再鎖到 Sony E 接環上。

鋁管的前端車了 0.5 mm 螺距的細螺紋,上面要做對焦機構。

車個有螺紋的環套座子上,轉上去。

又做了個環裡面鎖個銅片,這個銅片就是要卡在複螺紋外環上的缺口。

這是裝起來的外觀。

把鏡組與對焦定位器都先裝回測試一下。

原來的擋板也裝回。

尾巴鎖在接環上,接環很厚,中間要車掉一些才能對到無限遠。

現在還不能對焦,因為外面的鋁環與內部的對焦環沒有連結。

把上端有銅片的環裝上,側面用固定螺絲鎖住,這樣轉動外環時就可以帶動內環對焦了。

對焦環上怕摩擦力不足,找了個舊零件車修一下鎖在外面,這樣就像多了。

在鏡頭凹槽中的螺絲孔內鎖了兩隻螺絲,這樣已經可以拍照,但是總覺得這樣用螺絲控制光圈不太對勁。

裡面消光做的其實不錯,這樣看起來沒有什麼反光。

這是對焦到近處時,也沒什麼反光,因為複螺紋本身就是黑的。

後來鏡頭轉手,鏡主認為無限遠超過的多了一點,於是在這裡鎖了一個螺絲頂住,調整在大約剛好無限遠處,這樣就不會超過無限遠。

其實原來會做的超過無限遠是因為在數位機身上,其實要超過一些才能判斷峰值對焦何時最明顯,所以自動對焦的鏡頭都做的可以超過無限遠。

又思考了許久,此鏡沒有濾鏡環,於是做了個鋁環,上端有 40.5 mm 的濾鏡環,上面的兩個螺絲孔可以鎖裡面的光圈機構。

外面也找了個舊的有齒的環黏在外面,內部塗消光漆。

反面,因為鏡頭是沈在對焦筒內,所以背面要做出高度差以避免頂住對焦環。

鎖上,鎖之前要先在鋁環與鏡頭之間墊一片薄塑膠片,這樣可以避面磨損。鎖的時候要鎖的有點鬆才轉的動,這樣的設計其實有缺點,就是不知道是否耐用,不過反正一時也想不出更好的方法,就先這樣吧。

不過這樣還是不像鏡頭吧。

把原來的字樣用電腦處理,用雷射印表機印出來,用雙面膠黏上,這樣像多了。貼紙也可以把螺絲黏住不容易脫出來。

因為光圈的定位太接近,所以就用幾個點來表示吧,綠色處是大約 f 8 ,紅色處是 f 16。

加上光圈對準點,不想磨孔,所以是用白色水泥漆點上的。

前面可以加上 40.5 mm 的保護鏡,也可以加遮光罩。

側面,對在無限遠處。

對焦在近處,此鏡的複螺紋很長,原來能對焦多近不知道,但是現在可以對到距離鏡頭前端約 10 公分處!幾乎是微距鏡了。看網站上有人改給 Leica M 機用,對焦對焦只能到 0.8 m ,有點浪費了。

不過這樣改起來,還是有很大的缺點,就是光圈的那兩隻螺絲用久了一定會鬆。有沒有辦法更好,其實可以,那要把前面也做出像對焦環那樣的機構就可以比較耐用,但是費用就更高了,目前費用已經很高了,所以先將就用吧,真有問題,再重新製作吧。

光圈環會這樣做,主要是整個鏡組沉在對焦環內,這個改法主要是想用原來的對焦系統,如果用對焦筒的話就簡單的多,光圈環也會比較好做。 一般用原來的對焦系統好處有比較有原味,但是這隻鏡其實即使用原來的對焦系統,外面還是要遮起來,所以也沒什麼原味。所以由實用的角度而言,應該還是用對焦筒比較有道理。

用 Sony NEX 6 拍的,最大光圈 f 2.4,只縮圖無銳化。

f 5.6。

最近對焦距離,f 2.4。

f 8。

好玩吧,這隻鏡竟然能改成這樣。


D.T. Tang 製作

本頁最後修改日期:

巨眼之門首頁www.bigeye.ur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