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電視鏡,這種標示為 TV 的原來可能使用的機型很多,感光器的大小也不清楚,查起來也不見得查的到。初步比對一下,只能勉強涵蓋 M4/3,短焦端在 M4/3 上都有黑角,長焦端可以涵蓋。而且後鏡片的內面竟然鍍膜稍有變質。鏡主覺得還是改了吧,反正玩玩。
尾巴外面鎖了個套環,這個環是兩個半圓形鎖起來的,可以將兩隻內六角螺絲拆開後取下。這個螺絲規格還很奇怪,照理說日本貨應該用公制螺絲,但是這個內六角的扳手竟然要用 7/64" 的規格!
外面的套環取下後,裡面的鏡身上有些螺絲孔以及斑痕,不過不影響功能。
利用原來尾巴的螺紋,做個鋁環鎖上,後面可以鎖接環。這個螺紋倒是公制的,螺距 0.75 mm,螺紋看起來像 M42,不過外徑是 41 mm 左右。
後面鎖上接環。
鋁環外面找了些有陽極的廢零件,套在外面。不過此鏡最大光圈效果不好,加減用吧,反正鏡頭各有用途。
用 Panasonic Lumix G1 測試,20 mm 短焦端,f 1.8,看起來實在不怎樣,有點糊,反差低,反差低的原因有一部份原因也許是後鏡片的鍍膜有點狀變質。邊緣也有變形,不過原來可能用於比較小的感光器,所以並沒有考慮這麼大範圍的變形問題。周邊有失光,但原來應該就是用於比較小的感光器,改給 M4/3 算是勉強。
縮到 f 2.8,算是有少許改善啦。
f 5.6,邊緣仍然不太好。
f 11,解析度有改善,不過反差還是有點偏低。
長焦端 100 mm ,最大光圈 f 1.8,也一樣糊糊的。
縮到 f 2.8,還是糊。
f 5.6 。
f 11。
D.T. Tang 製作 |
本頁最後修改日期:
![]() | 巨眼之門首頁www.bigeye.url.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