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x 50mm f1.4 鏡頭改 Pentax K 接環


contax 50mm 1.4 contax 50mm 1.4

既然改了 Contax 50mm f1.7,當然有些網友也想改來用,於是有人寄了 Contax 50mm f1.4 來找我改,一拿到就傷腦筋了,這個接環怎麼看來好像無法單獨拆開!

contax 50mm 1.4

此鏡光學結構為六群七片,類似雙高斯結構。

這隻鏡的接環也是有一片插刀片鎖在接環上,這裡有三隻螺絲。

看起來像這樣,這隻鏡最後一片鏡片看起來發過霉,有清過的痕跡,還有些發霉的地方已經將鍍膜吃掉了,如左圖的鏡片邊緣亮痕反光處,雖然都在最邊緣,但還是有點可惜,不過如果用在 APS 尺寸的 DSLR 上面應該沒有影響。

但是藍色框中的三隻螺絲拆下後,並不能將環片拆下,紅框裡面的這個擋片也要拆掉。

這裡有兩隻螺絲。

接環片拆掉了,外觀如圖。

原來接環螺絲藏在接環的插刀片裡面共有四隻,有一隻在背後擋住了。這樣的設計很怪異,與 Contax 50/1.7 也不一樣,四隻固定螺絲非常靠近鏡頭,而不是像一般的鏡頭在靠邊緣處。

這真的很麻煩,因為改鏡時接環螺絲無法鎖在一般接環鎖螺絲的位置。

四隻螺絲拆掉後是這樣的,原來那些控制光圈的零件都藏在裡面,而且後面的這片擋板是與鏡身的主要部份一體成型的,無法再拆,要拆的話要由前面拆鏡頭等等的,這對改鏡來說是極為麻煩的事情。

不過這個鏡有個好處,就是如果不加零件的話,光圈是【常縮】的狀態,也就是說可以只加個接環,然後當作 M42 鏡那樣用。

雖然這樣一來只要加個接環,可是一樣很難解決,因為K接環總不能用AB膠黏上去,因為那樣不能拆是不行的。固然在這個擋板上鑽洞攻孔也可以,但是前面的鏡片鏡心不拆掉實在不敢這樣就鑽孔,因為怕有金屬屑會掉進去,掉進去又清不到,萬一卡在對焦的複螺紋中就會非常麻煩。

原來的四個固定接環的螺絲孔很怪異,在很靠鏡頭處,不過原來螺絲孔的位置剛好可以用四隻長螺絲從緊貼著K接環的內緣去固定。

研究了一下,認為可以利用原來的K接環上的擋板,鑽四個洞就可以固定螺絲。

先來修飾一下接環吧,K 接環上的一些孔洞應該用不到了,先把他們封起來。由外面貼上透明膠帶。

這些孔洞如果沒有封起來,我覺得會摩擦到機身的一些接點,應該封起來比較不會每次上鏡頭時都會卡...卡...響。

再從內部灌入 AB 膠,要由反面看是否膠料擴散到每個角落。

因為此鏡前方鏡組也是拆不開,不敢用暴力,因此無法調整無限遠,只好也用車接環厚度的方式來調整無限遠,照片中的 K 接環已經車薄了。

隔 24 小時硬化後,外面的膠帶撕掉,裡面再車一下就好了。

這是用原來的 K 接環上的擋板,已經車的很薄,因為靠外緣還要挖掉一些,怕強度不足因此內部要再車個塑膠環加強。

這是車好的塑膠環,用 PVC 厚接頭車的,這樣用 AB 膠黏在擋板的裡面來增加強度。

這個角度要避過壓光圈桿,要挖掉一塊,靠右邊還有個鏡身裡面短短的突起,可以不必挖穿,但在底下要挖掉一塊。

這個角度要避過光圈連動桿,也要挖掉。

這是用 AB 膠黏好之後並且將不要的地方挖空後的正、反面外觀,黏好之後因為不平整,內徑也太小,還要車一下,因為這個環是塑膠的,根本不能上車床,因此車的時候必須鎖回 K 接環上,車的時候也要很小心,慢慢車,否則車太快卡刀的話,一下就變形了。

這些挖掉的地方是要避過原來的那些光圈連動桿,因為不想做破壞性的改裝因此就比較麻煩,否則會簡單一些。

紅框中是要鎖接環螺絲用的凹槽,磨的要很準,要慢慢磨,磨了一個,對準了再去磨另一個,否則磨歪了,鎖上去之後接環會轉動。

現在已經可以將擋板鎖到接環上,再將接環鎖在鏡頭上。初步而言,已經可以裝上相機拍照了,只是還要縮光圈對焦。

因為這個擋板是塑膠的,如果接環螺絲直接鎖的話,會由擋板受力,這樣不大好,一方面擋板容易變形,另一方面也不夠牢靠。因此鎖螺絲處要銑一個凹入的地方,讓螺絲鎖上時可以沈入擋板,這樣可以靠金屬接環來受力。

凹入的槽挖好,鎖上螺絲後的外觀。不要看這個擋板是塑膠的,光是改造這個擋板就花了將近 8 小時,主要是因為這些零件其實都很脆弱,在車床上既不能用力夾,也不能快速進刀。此外每個地方要磨掉多少,都要很仔細的估算,磨不夠當然不行,磨太多了又會導致強度下降,怕會變形。

這是擋板裝在接環上的外觀。

這樣已經完成第一階段,還不能自動縮光圈,要當作 M42 那樣用,看起來已經有樣子了。

下面的步驟要去打磨壓光圈桿的銅環,還要再繼續奮鬥。

 

要怎麼控制光圈呢?初步的構想如左圖,黃色的地方要做個銅環,避過四隻螺絲以及原來 Contax 機身與光圈的連動桿。當銅環被 Pentax 機身的壓光圈桿順時針壓下時,銅環的突起就會壓到光圈桿,光圈全開,而 Pentax 機身壓桿縮回時(拍攝時),動作相反,光圈縮起。

要做這個銅環,因為要儘量避免用電鋸,因此先在銅板上畫好,沿著要切下的線鑽一排小孔,然後再用電鋸鋸,這樣比較快。

這是加工到一半的外觀,這些挖掉的地方都是用砂輪機、小銑刀等等慢慢去磨的。

這個光圈連動桿很傷腦筋,還帶有一個彎,所以銅環在配合的角度就要磨的很細。即使做破壞性的改裝,這根桿子也不能磨掉,因為如果光圈大小有誤差的話,有這隻桿子比較好調整。

這個壓光圈桿也是一樣,靠鏡心方向也縮進去,因此該處也要磨的很細。

更討厭的是壓光圈桿旁邊的一隻突桿,感覺起來好像不知做什麼用,幹嘛突出在那裡。這隻桿子最麻煩的是靠鏡心很近,根本沒有什麼距離,因此銅環在這裡很難挖。

銅環雖然車好了,但是問題來了。請看左圖,因為 K 接環已經車薄了,所以可以卡銅環的地方變得很薄,結果銅環在此處已經車的快要跟紙差不多了,不能再車。可是接環試著裝上鏡頭時,仍然壓得很緊,但是看銅環應該已經夠薄。原因是此環很多地方需要挖空,強度變得較差,有些變形,那麼薄的話只要一點點的變形,摩擦力就會變大,也就轉不動了。

這片銅環是開光圈對焦機構的心臟,不能轉就不能用。最後只好把 K 接環會卡到銅環邊緣的地方再車掉一點,終於比較好了。

銅環完成了,接下來要做 K 接環的壓光圈桿,手邊找了半天就是沒有適合的;主要是因為旁邊就是缺口,桿子旁邊鎖固定螺絲的位置受限制,必須特定的形狀才行。

既然找不到,只好做一個,因為銅環實在很窄,所以此桿也要配合,要由銅板上鋸這樣一個小片還實在很難弄,因為手無法握持。

因為旁邊有挖掉的地方,所以鎖固定螺絲的地方要偏一邊。因為銅環底下就是鏡身,不能有突出物,因此螺絲要用沈頭型(或稱為皿頭螺絲),由下往上鎖,然後將突出來的螺絲尾用小砂輪磨掉。不要看這個零件小,也是要打磨幾個小時。要慢慢彎,彎好了要磨,磨一下比一下,否則萬一磨過頭了又要重新做。因為零件小,無法用尺寸量好了再製作的方式,因為誤差有時只能容許 0.1-0.2mm,只能一邊比對一邊修磨,所以很花時間。

這個照片與最後的銅環樣式不同,因為後來發現銅環做的不好,會卡到鏡心的壁,所以又重新製作。但是光圈壓桿的結構是相同的。

這是銅環完工的樣式,這個環很難車,因為即使在沒有挖掉一些的狀況下,還是不夠厚,也不夠寬,在車床上不敢太用力去固定,怕會變形,因此車的時候也不敢進刀太快,進刀快了不只怕卡住,還會振刀,因為太薄了,只好慢慢磨時間,即使這樣仍然會振刀,有些地方表面有些波紋狀,不夠平整。

這是最後邊緣該挖掉的地方磨掉後的圖樣,紅框中的部份是與光圈壓桿組件卡住的地方,環在順時針轉的時候,就會推動光圈壓桿使光圈全開,縮回時光圈縮小拍攝。

左上角是用黑色的 AB 膠黏上了與機身連動的光圈壓桿。因為壓桿固定的地方很薄,螺絲也很短,有點擔心強度不足;因為這兩個零件還需要拆開的機會不大,所以決定把這兩個零件用 AB 膠黏死,一方面增加強度,一方面也免得鬆脫。因為此處會由鏡頭後方的擋板缺口中看到,因此用黑色 AB 膠塗上。

這是設計圖,挖掉的地方要實際去量測再磨。雖然左圖是依照照片的比例畫的,但是也不能直接放大縮小就去用。左邊的缺口兩端不能再多磨,磨太多,開口太大,轉的時候支點就會不對了。右上方的缺口只是避過接環螺絲,可以稍微寬一點沒有影響,右下方的缺口也可以稍微大一點。正下方那兩個挖掉的地方就要精確的與實際的零件比較,要慢慢磨,最好剛好相合。

這張圖可以看到邊緣已經薄的很,只有 0.5mm。

 

這些零件初步都已經製作完成,雖然還有些細節要修正,但是已經可以裝上相機測試【開光圈對焦】了。

大問題來了,【裝不上】!為何?原來我一直用一台廢底片機 MEF 來測試無限遠以及裝接環等等,但是數位機在光圈壓桿的另一側深度與底片機不同!數位機身比較淺,那隻 Contax 接環的光圈壓桿會頂到機身。在 50/1.7 那隻並沒有這樣的問題,因為那隻鏡的接環可以整個拆掉,壓桿在接環上,所以改鏡後已經沒有壓桿。

現在怎麼辦呢?問了此鏡的擁有者,回答是:既然動刀就摘除吧。因此就來動手術,因為鏡片很難拆,而且即使拆了鏡片,施工時還是會有碎屑掉入鏡身;這樣不行,於是效法醫師動刀把其他地方都遮住。用塑膠袋把整個包住,然後壓桿由塑膠袋穿出來,凡是有縫隙的地方用膠帶封住。

一不做二不休,怕以後又有什麼機身更淺的,乾脆剪短一點,這是剪短之後的外觀,這樣剪短後一定沒有問題。

因為銅環已經很窄,所以有些地方會磨到後鏡組的外框,這問題比較討厭,還要再研究。主要是怕磨久了,銅粉會掉進去,至於磨壞的機會應該不太大,不過也還要評估一下。

好了,這樣應該已經可以用了。接著要來做一些細部的修飾。這個擋板原來在此位置有個缺口,現在要用黑色的 AB 膠補起來,黑色的 AB 膠是用碳粉混在 AB 膠裡面就成了。

這個位置原來是 K 接環光圈壓桿壓到底的位置,因為擋板是塑膠的,大概怕經常打到這裡把擋板打壞,因此原來在 K 接環上有個小金屬片來定位壓到底的位置,但是因為底下有銅環,那片小金屬片會頂住銅環,必須拿掉,因此在擋板上再黏一塊小銅片來抵擋壓桿不斷的壓擊,表面黑色的地方是因為塗了一些黑色的 AB 膠。

這是將銅環裝上的外觀,銅環已經用黑色簽字筆塗黑。

擋板也裝上了,可以看到四隻接環螺絲剛好卡住 K 接環的邊緣,這四隻螺絲不能鎖太緊,怕會導致接環變形,那樣螺絲說不定會整個卡進去。這個地方是改這枝鏡比較不夠理想的地方,因為不想整個拆開,整個拆開的話,會很麻煩,可能要拆對焦機構等等的;但是如果整個拆開在鏡心組件上攻螺絲孔,將K接環像一般那樣螺絲鎖在邊上就更好了。

側面圖。

這隻鏡改起來還有個小缺點,就是 K 接環的紅點無法對正鏡頭的中心,由圖中可以看到稍微偏一點,原因為何?這不是做壞了,是故意的;因為紅點旁有個固定擋板的螺絲,而這個螺絲孔位的位置剛好與原來 Contax 鏡頭鎖接環螺絲的位置相同,現在為了要鎖接環螺絲,所以要稍微避過去一點。

這是裝上 Ds 後的外觀。

改雖然是改好了,但是有個小問題,目前無法解決,就是有時拍攝時光圈不會縮!研究了很久,認為應該是那個避開光圈連動桿的缺口太大,請參閱銅環的設計圖,那個缺口要避開光圈連動桿,必須要開口,而且旁邊就是一隻螺絲,也要避開,因此缺口很大。

這個銅環是靠整個圓形而轉動,但是缺口過大造成圓形的圓周被破壞,有時最角的部份會有些頂到邊緣,所以在拍攝時會彈不回來。此問題目前無法克服,只有在拍攝時注意看有沒有縮光圈,如果沒有縮的話,就會過曝。如果拍攝前做幾次景深預覽的動作好像會有改善,雖然並不是每次拍都這樣,但總是會造成一些不便,萬一碰到瞬間的景象,拍了卻過曝就很懊惱。

這個問題如果改用中間的鏡心為軸就不會發生,但是那樣的話要把銅環內徑縮小,以鏡心為軸還會磨到鏡心的組件,會磨損,所以也不是解決的好方法。

結論是這隻鏡雖然可以改,但是改起來並不理想。

這隻鏡整個改起來要花很多時間,其實很多步驟看起來不過是一句話,但是真正施工其實很久,因為零件都很小,拿都拿不穩了。即使是調個 AB 膠,可能也要十幾分鐘,從擠膠料、拿牙籤(我都用牙籤調)、取碳粉、調和膠料、清潔黏合的表面、等表面乾燥、將膠料塗勻、黏合、調整位置等等,必要時還要用小夾子固定,還要不時看一下膠料有沒有不當的流動,如果有的話要設法調整回來。所以看看程序簡單,真的施工其實過程很繁複。

這裡是簡單的測試比較


D.T. Tang 製作

本頁最後修改日期: 2007/1/19

巨眼之門首頁www.bigeye.ur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