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l Zeiss 35mm f2.8 QBM 接環改 PENTAX K 接環(附光圈開闔)


carl zeiss 35/2.8 carl zeiss 35/2.8

不小心在網路上看到一顆 Rollei 用的 Carl Zeiss 製造 35/2.8 鏡頭,一直沒有玩過 Zeiss 鏡,而且該鏡不貴,雖然是老鏡,但是如果能改裝在我的 PENTAX Ds上面玩玩也不錯。

carl zeiss 35/2.8

此鏡的鏡片組合不詳,但是查到的一些資料似乎是這樣,不過不是百分之百確定。

前組拆解

首先從銘版開始,此鏡銘版無須特別工具只要用力扭開即可,扭開後就可用拆鏡工具將前組鏡片拆下。

接著會看到縫裡調整無限遠位置的三顆螺絲,三顆螺絲拿下後就可將對焦環拆除。

此時會露出對焦機構,此步驟也可以等到後組拆的差不多再來拆,因為先拆掉的話那些對焦機構滿是黃油的螺紋會露出來,可能不小心就會把手弄髒。

 

後組拆解

現在來拆後組,先將卡式接環片的三顆螺絲鬆開,卡式接環片就可以拿掉,後鏡組與後鏡組外面的一個保護圈都可以用拆鏡工具轉下來,後組鏡片部份就可以先收起來。

不過這裡的照片是前組還沒拆開時拍的,前組可以先拆掉,免得鏡片弄壞。

現在可以看到光圈控制機構的零件,零件互相卡住的方向要記得,如果您不是要改裝的話,這些圖片中的位置都要記得,如果要改裝有些零件最後要捨棄。此部份為光圈自動手動的控制機構以及將光圈縮到定位的彈簧,方框左方會看到彈簧,如果此時將 M/A 切換環轉到 A 的話,該彈簧可能彈出,可以先將彈簧與光圈自動頂針取下。缺口部份則為卡住光圈連動桿的機構。

本來找不到鏡座這幾個零件該如何拆解,研究了一下才判斷應該是要將一個環拆開,這個環不好拆,除非有大的鉗子,我想為了以後方便就鋸了兩個缺口,反正此鏡頭外觀品像已經相當舊了。鋸缺口後可以用拆鏡工具將他轉開。不過後來發現有方便的工具,就是廚房開瓶蓋的工具,請見工具網頁。

轉開後可以看到有這樣的兩顆螺絲,所固定的零件是與光圈連動機構 M/A 切換有關的,可以拆下來,原來螺絲位置要記得。

拆下後可將控制自動光圈的 A/M 切換環取下,取下時要慢一點,注意會有定位鋼珠彈出來。這顆鋼珠是作為 A/M 切換環定位用的。應該將鋼珠先取下再來進行以下步驟。

兩顆螺絲拆下後就可以將幾個環都拆開,這個圖是全部拆開後拍的,所以前組對焦結構已經不見了,三個環的相對關係如左。

拆下後可以在外圍看到這樣的三顆螺絲,全部拆開後可以將後鏡座全部拆開,與前組的對焦機構可以分離。

此照片是鏡座加工後補拍的,所以接環處與原來有些不同。

此步驟也可能有鋼珠彈出來,所以最好螺絲拿掉後將零件倒過來分解,分解時注意鋼珠,此處有一凹洞,洞中的彈簧不要與 A/M 切換環的定位鋼珠彈簧弄混,鋼珠尺寸一樣,但是這裡的彈簧比較短。

拆下來的螺絲,有一顆形狀不一樣,特別長,要記得應該裝在哪個位置。圖中的主零件有個大缺口,最長的螺絲是裝在如圖中缺口的右方。

這部份是對焦機構、光圈機構以及前組鏡片等,光圈機構有個小桿子,與光圈組件的一個小突起連動,注意相對位置。另外方框左方可以看到螺絲,此零件上面有四顆螺絲,全部拆掉的話可以將光圈裝置拆除,拆掉前請注意螺絲與螺孔的相對位置,裝回時會比較容易定位。

黃銅片的缺口裝回時要與右方光圈控制桿卡住,另一個缺口則是與對焦定位片卡住,要裝回時要調整好角度再裝回。

光圈環此時可以輕易拿掉,拿掉後可反轉將前組對焦機構轉出,要清洗的話可以盡情清洗。

這是此零件內部狀況,如果要清洗光圈葉,就將黃銅卡環用尖嘴鉗夾住,銅圈就可拆出。不過此鏡光圈葉清潔,沒必要清理,因此並未拆開。

據本人經驗而言,此種光圈葉很難裝,拆應該沒問題,但是因為深深的凹入筒內,所以裝的時候預估可能不大好裝,一不小心會把光圈葉弄出折痕來。

這個零件有個突起作為定位,裝回時要注意。

鏡頭座上面有光圈檔位定位器,最好不要動,否則光圈會跑掉,當然也可以調整,但是沒有必要,此鏡原來轉光圈摩擦力較大,此處可以上一點黃油,但只要一點就好。

這是 M/A 切換以及縮光圈的連動機構,靠這兩個螺絲固定。

從鏡頭座尾端看來有個對焦機構定位的金屬片,上面有兩顆螺絲固定在鏡座上,螺絲位置最好記得,除非您是老手,重新裝回時可以自己調整,否則還是記住定位,會省一些調整的時間。或者是在內側用尖銳物刮些記號以便以後對準,這些記號在內部,外面看不到。

這是拆下的定位零件。

我是要改裝,因此重頭戲來了,本來以為可以用換接環的方式來改裝,但是拆了一些零件之後發現似乎不是這樣,Rollei 的接環部份與鏡身座是一體的,與 Pentax 的 M42 轉接環比較一下可以發現粗了一些,也長了一些,因此必須上車床車掉一些,但是要量的非常精密,要用游標尺量;還好直徑車小以後。還剩下約 0.45mm 左右的厚度,尾端厚度也夠上螺絲,否則就很難弄了。

這是車完之後的樣子,突起的部份是因為對焦定位器已經裝回去,原來鎖螺絲處有凹槽,現在凹槽已經切掉了所以會突出來。原來的自動縮光圈機構裝回,也會稍微突出來。

這個對焦定位器螺絲的位置要注意與原來的位置一致,其實這隻鏡頭的無限遠定位是可以自己調整的,所以這裡的角度如果稍微偏一點應該還是可以調回來。

原來的卡環片大小與突出處的方向不對,所以要重作,我是用厚鋁板來作的,對照著 M42 的轉接環來做。這是新的卡式接環片,邊緣有個缺口以便適合突出的縮光圈機構。這樣原來的 M/A 切換環還可以放在 M 模式使光圈縮起。

整個零件反向安裝完成就差不多了,其中有些可以調整的地方其實角度有些誤差是可以容忍的,因為很多地方都可以調整,只是如果經驗不足的話,先記得大約位置可以比較省事而已。

此鏡原有 A/M 切換,但是因為鏡座車掉了一截,原來控制縮光圈的凸針無法裝回,變成只有 M 功能,A 功能不見了,即使轉到 A 的位置,也無法立即開放光圈。

雖然改裝成 K 接環來使用,本來凸針就會失效,但是至少轉到 A 位置能開放光圈還是有用的,至少有時需要開光圈對焦時會有用。因此要找個彈簧使控制光圈開闔的機構在 A 檔位時能開光圈,於是就用一隻小彈簧來達成這個目的。如左上圖,是放在 M 位置時的狀況,小彈簧被強制拉長,左下圖則是放在 A 檔位的狀況,光圈開闔機構被釋放,因此被小彈簧拉住,光圈全開。要注意的是這個小彈簧必須彈力很小,不然在 M 檔位時會干擾光圈定位,會發生縮不到最小光圈的狀況。

做完後用黑色油性筆塗了一下,再加上原來的鋁板表面有些磨痕,看起來不很好看,其實可以打磨的平一點,不過有點懶,想趕快裝起來測試效果。裝好之後發現接環比想像中精密,只差一點點就是裝不進去,打磨一番終於完工。

在 Ds 數位機上就這樣直接裝上就可以光圈優先自動曝光了。至於對焦機構的定位器為何要一個螺絲突起,一個螺絲凹入,這是有學問的,因為該位置剛好是卡式接環要卡住的一方,如果鑽兩個大孔,怕強度不足,因此只鑽一個大孔。那為何不用兩個小孔呢?因為那個定位器必須先裝,但是如果都用小孔的話,無法在裝卡環片之前安裝,會弄到裝不上。目前這樣就可以先裝一個螺絲,卡環片裝好再裝另一個。

本來要做的可以與 Pentax 相機縮光圈機構連動,但是因為鏡頭尾部的相對位置剛好是對焦定位金屬片的所在,該位置無法開口安裝,只好作罷。

此外在鏡座的外環上要鋸一個缺口,作為 K 接環的卡榫定位用,因為一開始沒有量好,有點錯位,重新鋸口,所以目前有點醜,暫時用 AB 膠混合碳粉填進去讓缺口合於 Pentax 的卡榫,還在想怎麼美化一下。

也許您要問,如果【只要改裝】,真的要【整個拆掉】嗎?不見得,只要把後組的鏡座拆掉即可,因為一開始不清楚到底怎樣拆才好,所以全部拆開,後來發現如果要改裝的話,只要拆後鏡座即可。

但是光這樣在底片機上面仍然不能使用,因為底片機上面有個最大光圈連動桿。在車直徑的時候故意留了一小段沒有車,這裡可以挖個凹槽剛好卡住連動桿,這樣在 Z1 之類的相機上也可以光圈優先自動曝光。因為手上沒有適合的加工機械,只好手工挖,有點醜。

雖然完成了改裝,但是實際使用時發生了一些小問題,因為鋁板材質太軟,而相機的接環與鏡頭接環接觸的材質卻是彈簧鋼,裝上相機時會因為材質硬度差太多而會磨損掉屑,這個問題不小,那些鋁屑如果掉到機身的縫隙裡面不只可能造成磨損,還可以會附著在 CCD 上面造成髒點。因此後來又用黃銅重新製作了接環,黃銅會反光,最後塗上混合了碳粉的黑色的水泥漆就完成了。

終於完成了,這是裝在 Ds 上面的樣子。與 Pentax-M35/2 的性能比對,看起來蔡頭似乎還是略勝一籌。

美中不足的是原來的 M/A 切換環在A的地方不能將光圈強制全開,還要找時間研究改進。


D.T. Tang 製作

本頁最後修改日期: 2006/1/14

巨眼之門首頁www.bigeye.ur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