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n FD 800mm f5.6 FD 接環改 T 接環(鏡尾重建)


很長焦距的鏡頭,有原裝的箱子。

銘版。

開箱。

尾巴被改成某種 16 mm 電影鏡,認識的告訴我一下吧。

尾巴蓋子拿掉。這個鏡即使是改這種接環,原來的光圈機構應該可以保留啊,為什麼原來的都改掉了,外觀是還不錯啦,但是這樣要重改就很麻煩。

紅框處的螺絲鬆開就可以將鏡尾接環取下。箭頭處的環是擋住光圈環的,有止付螺絲可以鬆開,鬆開後就可以將環取下來。

光圈環又後方取出,裡面可以看到連動螺絲。

紅框中,週邊有三隻螺絲鎖在鏡身上。箭頭處有錯刀磨過的痕跡,有點奇怪,為何車製的零件要用錯刀磨。

這個柱狀的部分可以在鏡尾的零件內以螺紋方式轉動,以便調整光圈,整個設計不差。但是箭頭處為何要磨掉,真是搞不懂,會磨掉的話原來為何不稍微車大一點就好。

這是原來鏡尾的機構,箭頭處的螺紋是用於內外零件轉動的。

原來的座子與光圈環的關係。

本來想用原來的零件去改裝,糾結了好久,評估原來的那個核心很難車修,因為厚度太薄,可能車修時會夾不緊而飛出去,那就要重做尾巴長長的護環。想想還是算了,光圈機構都重建吧。做了個鋁環做為光圈環,原來的連動桿要加上一截銅片,鎖在鋁環上。鋁環與銅片之間用一片厚鋁片鎖住,這片厚鋁片還不是這樣磨一下就好,要先做個鋁環,外徑要符合鋁環的內徑,這樣鎖上去才不會因為有應力而造成鋁環變形,變形的話轉起來就會不順。

另外一個角度,箭頭處是光圈定位鋼珠用的凹孔。

因為原來的光圈環數值刻的算漂亮,所以把原來的光圈環車修了還是鎖在新的光圈環外面。

原來最底下的座子,因為那條白線刻的還不錯,也可以再利用。

另外一面,一部份內徑做小一點,才能卡在原來的鏡尾上定位。

這個是鏡尾的座子,上面要鎖上 T 接環,底下鎖在原來的鏡身上。原來改的是用三隻螺絲,改用五隻比較保險,因為有時會提著鏡尾,這麼重的鏡頭還是多鎖幾個比較安心。

另外一面,缺口處要避過內外連通的光圈機構。

原來的鏡尾擋光護環,被黏在鋁筒中,小心的把外面鋁筒車掉,復原原來的護環。

做個鋁環連結座子與護環。

由側面用螺絲鎖起來,本來這兩個零件可以做成一體的,但是那樣有些地方不好施工,所以做成兩個再結合。

結合起來,右方螺絲是鎖住裡面鋁環的,左方螺絲是鎖住護環的。

這是原來的鏡尾,有鎖環鎖在鏡身上,先把鎖環放在原來的位置,這樣後面再裝配起來。主要是因為原來改的那個有凸緣的零件外徑大於鎖環內徑,所以鎖環要先放上去。

搞什麼啊!鏡尾這一區被銑掉了,原來應該是像圖片上方有個小缺口的,但是為何要把缺口銑掉這麼大一區啊!這樣在正常拍橫幅時會失去定位點,不過使用上應該也還好,轉起來其實沒有很鬆啦,要恢復的話,要在內側鎖銅片,施工起來還有點麻煩。

先把這個零件鎖上。

光圈環裝上。實際在施工時,當然不是這樣簡單的,光圈環要測試校正很多次,要轉到 5.6 時剛好光圈放最大。

右方鋁環的缺口要配合左方光圈環上鋁板的位置,要限制光圈環轉動的區域,這些配合的尺寸也不是一下就做好,也要經過多次測試。

鎖起來。鋁環內側車有消光螺紋。

把 T 接環裝上。這些鋁件都還要送去做陽極。

側面鏡尾全貌。

用轉接環裝到 A7R 上。

試拍一下,天氣不好,加減看;因為 T 接環內徑小,主要試看看有無暗角。這是最大光圈 f5.6 拍的,似乎沒有暗角,但有一點邊緣失光?眼睛業障重,看不太明確。

縮一級。


D.T. Tang 製作

本頁最後修改日期:

巨眼之門首頁www.bigeye.ur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