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diak-8/Arsat 30mm f3.5 魚眼鏡改 Pentax 67

您是2008/12/20 起第 位光臨本網頁的改鏡迷

Zodiak-8,這隻鏡其實與 Arsat 30mm f3.5 的光學結構是一樣的,但是標示的名稱不同,據說 Arsat 那隻有多層鍍膜。這是兩個廠牌還是只是兩個型號我也弄不清楚。

Arsat 那隻魚眼鏡以前維修過一隻,這隻則要改為 Pentax 67 用。這是原來的外觀,據說是國外改的,改成這樣,真是莫名其妙。原來改的是鎖在 Pentax 67 機身上的外環上,然後外環與鏡身之間用一個厚的鋁環墊著。墊著的鋁環很厚有個缺口,外環上的螺絲轉緊時就會把內部墊環頂緊貼住鏡身,將鏡身上景深表尺以下的部份全部遮住了,沒有任何縫隙可以通到鏡身內部去控制光圈機構,所以【沒有光圈環】,要在鏡身裡面【塞棉花或是衛生紙】以便將光圈固定住,夠誇張吧。 這個狀況我向朋友說,他聽了竟然笑到前俯後仰。

這個外觀看了只有一個感想【太可惜了】,本來以為是像我這樣的業餘改家改的,那也就算了,最近在拍賣網站上竟然看到還有兩隻在賣,因為改成這樣實在太難用了,所以才賣掉, 顯然原來的改家似乎不是業餘的,問了賣家才知道國外的改家原來改了很多隻,改這樣還敢賣,真是輸給他了。

這是裝在機身上的外觀,真的很難用。就算是克難吧,那幾枝螺絲至少可以用比較短的吧,或者至少用個比較美觀的。

Pentax 67 如果裝在外環上的話,應該要像 Canon FD 一樣,用鎖環,結果他改的也不是鎖環,只是卡環而已,無法鎖緊,所以實際上是會有些鬆動的。

這是裡面的光圈機構,這個零件頂的位置不一樣,就可以改變光圈值。

還有更離譜的,因為此鏡的後鏡組之後原來還有安裝濾鏡的裝置,可以參考我維修的另一隻的同規格鏡頭資料就知道了。

安裝濾鏡部份改為 Pentax 67 用之後會打到反光鏡,所以原來的改鏡者把那一截鋸掉了,嚴格而言,這種裝在後面的濾鏡,其實濾鏡是光學系統的一部份,至少也一定要安裝一片透明的濾鏡,所以鋸掉的話,在理論上可能影響畫質。

後面一截鋸掉之後還有個問題,就是最後一片鏡片無法鎖住,沒有鎖環了,於是原來的改鏡者用一小塊【黏膠布】塞在鏡片與外框之間,將鏡片頂住,這樣才不會掉出來。

看到這裡覺得真是的,那有這樣改的,這樣頂住一邊,光軸就會偏掉,哪能這樣搞啊。

本來鏡主是希望只要能夠設法裝個可以控制光圈的零件就好,但是那樣我覺得實在太醜了,沒什麼挑戰性,於是研究了一下,認為後鏡片應該要找個環加以固定,另外應該有些空間 可以安裝真正的光圈環,同時也要製作一般的內卡式接環,於是就來挑戰一下,把這隻鏡重新改過,把原來的都改掉。

左下方有個勾狀的零件是控制光圈的,突出的小圓柱原來是頂在一個弧形的零件上, 弧形零件頂住小圓柱的位置不同,勾狀零件會轉動不同角度去頂住紅框中的突出,就可以控制光圈,但是改鏡者賣的時候沒有附送原來的光圈環等零件,所以要重作。

底座上有三處突起,是原來鎖接環的位置,上面原來就有鎖接環的螺絲孔。有些奇怪的是 120 的鏡頭竟然鎖接環也一樣用 1.6mm 的螺絲,而且只有三隻,不過原廠這樣設計,我想應該是考慮過的,強度可能足夠了。

先找個環將鏡片固定,免得改鏡過程中掉出來。在零件堆裡找了至少二十分鐘,終於找到一個鏡組中的環剛好可以轉上,真是運氣太好了。但是鏡頭的後鏡組與邊緣的距離太近,大概只能轉十度左右就轉不動了,這樣不行,不夠牢靠,於是將鎖環的內面稍微車一下,車 到配合後鏡組的表面弧度,這樣就可以轉動大約半圈多,當然能車的更多就可以鎖的更牢靠,但是此環太薄,怕再車的話強度不足會變形毀壞,那就慘了。

鎖環裝上了,這樣可以安心來改了。

本來認為可以改為開光圈測光,但是研究一下發現不行,因為此鏡縮光圈壓桿的方向與 Pentax 67 相反,要做也可以,但是要動大工程,以鏡主的預算而言似乎無法做到,而且又不是微距鏡,縮光圈測光應該也不會太難操作,所以還是改縮光圈測光吧,就像是一般的 M42 鏡那樣使用。

此鏡光圈既定值為開,要縮光圈測光的話,要將光圈既定值改為【縮】才行,紅框中是原來的開光圈彈簧,要把它拉到相反的方向。

因為鏡身上另外有隻桿子,剛好可以作為拉彈簧之用,但是弄了一下,不好弄,因為有個位置會卡到彈簧,不太順,於是另外找了一隻長一點的彈簧,由下面繞過原來的零件勾在原來的勾彈簧柱子上,終於可以了縮光圈了, 紅框中就是那隻柱子。

紅框中是顯示彈簧另一端由原來的固定柱底下繞過來勾住原來的柱子。

現在要來談重頭戲了,首先必須確認機身與鏡身之間有足夠的空間來安裝接環以及光圈環,原來的改家改成那樣應該也是因為空間不太夠,不太好改。

請看圖中,上圖是鏡頭尾巴部份的尺寸,接機身的方向朝上,最突起的部份就是原來鎖接環的座子。

中間的圖則是機身接環部位的尺寸,機身開口朝上。

先用原來改鏡的零件來評估鏡尾與機身的相對位置,大概的位置如左圖中的下圖所示,上面藍色的是鏡頭尾端,下面紫色的是機身的接環剖面,看起來中間還有一些空間可以安裝接環與光圈環,於是設計了深綠色的光圈環以及淡綠色 的鏡頭接環,接環邊緣應該還可以有 2mm 以上的厚度,對於 67 鏡頭而言,強度應該夠了。

但是問題來了,這兩個環的外徑大約需要 9 公分左右,我的迷你車床無法車,而且只買這兩小截鋁合金,搞不好人家也不肯賣,只好找新竹的彭大幫我車個粗胚,然後去借車床來車。

借了車床才知道我原來跟人家借的迷你車床品質有多好,也才知道為何那台日本東洋牌小車床要賣大約五萬台幣,而一般的迷你車床大約一萬元就夠了。借了車床車了之後發現車出來的表面怎麼不平!原來是精密度不夠,但是也沒辦法,也將就了。

左圖中的尺寸是我實際施工完成後的光圈環與鏡頭接環的尺寸外觀,單位是 mm,紅色的部份要稍微精確一些,綠色的部份是外徑,稍微大一些也沒關係。

藍色的部份則是要互相配合,光圈環要卡在接環內側轉動,所以要稍微有些寬裕度。 兩個環疊在一起時是靠光圈環下方的突起卡在接環中,這樣有兩個好處,一是光圈環的內緣不會太薄,二是靠突起部份定位的話,潤滑油可以抹在比較裡面的位置,不用在整個光圈環與接環接觸的面抹潤滑油,那樣容易滲漏出來。

另外請注意一下,下圖中右方有個 5.3 的數字,那個高度可以控制接環裝上相機之後的鬆緊度,本來原廠的數值稍微小一點,但是考慮到自製的接環是鋁的,如果太緊的話可能容易磨損掉屑,所以稍微放大了一點點。上方 1.65mm 的尺寸,實際上可以再大一些,但是要注意在機身上頂住光圈連動桿的區域要稍微磨薄一點。

這是光圈環的外觀。

這是另外一面,銅片是控制光圈大小的機構,這個零件最難搞,做了三次才比較理想,為何要弄成這個怪樣子?後面會說明。

這個零件為何難做?主要是那個弧形的弧度,因為沒有原來的可以參考,所以只好自己慢慢磨,要磨到光圈環轉動一定的角度,光圈就會縮一級。雖然最後大致作好了,但是用測光表測起來還是有些不準確,不過反正縮光圈測光,應該也還好啦,總比原來那樣要好吧。

鋁環上方的刻痕是光圈定位鋼珠用來定位的凹槽。

鎖銅片的位置不能突起,不然會頂住接機身的接環,所以用銑刀把光圈環上挖一塊區域以便容納銅片,挖的深度當然是與銅片的厚度一樣,然後再鎖皿頭螺絲,這樣就不會有突起。

光圈定位鋼珠還是用原來的機構,原來在鎖接環的座子上就有側向的鋼珠孔,所以就利用原來的孔來安裝定位鋼珠。

這是正上方的投影圖。

這是最大光圈的位置,光圈機構上的小圓柱被弧形零件被頂到最大角度,光圈全開,此時銅片右邊會頂住原來鏡身上的接環座,就不會轉過頭。一開始沒有做那個突起,那樣就必須再製作別的機構來防止光圈環轉過頭。

這是轉到最小光圈的狀況,左邊的突起會頂到另一邊的接環座,也不會再轉過頭。

這是接環,本來設計成一般接環那樣一體成型也可以,但是考量到【插刀片】會被機身的彈簧磨來磨去,可能會掉屑,因此插刀片的部份另外用銅片來製作 ,銅片比較硬,轉起來也比較滑順。 如果一體成型用鋁合金加上陽極處理當然也很好,但是我手上沒有切槽刀,所以不好做,而且經驗中許多鋁合金的接環即使有陽極處理,似乎還是會有磨損的問題,像許多 Contax 的鏡頭就是這樣,接環插刀片是鋁的,邊緣還是磨損的很明顯。除非用銅材加上鍍鉻那才漂亮,不過考量成本還是算了,用我的方法可以在製作方便、磨損不明顯以及成本考量之間取得一個比較能接受的平衡點。

接環螺絲的位置剛好都在銅片插刀的中間位置,所以在銅片上鑽了孔,接環螺絲穿過銅片鎖入鏡身。 目前鏡尾開口很大,許多零件露在外面,這樣不行,因為此鏡的光圈機構有縫隙,很容易入塵,所以還要製作鏡尾的護環把這個縫隙擋起來才行。

請注意看一下紅框中後鏡組的鎖環邊緣,有一塊區域很亮,那是因為實際安裝到機身時發現該部位會頂到反光鏡,因此將該部份稍微磨掉一點,所以邊緣變成有些斜度,當然最後還要將發亮的位置用簽字筆塗黑,當然用黑漆也可以,但是 又怕黑漆可能造成厚度增加而打鏡。

來談一下測光吧,紅框中是機身與鏡頭光圈的連動桿,鏡頭光圈轉到最大時,會將此桿向順時針方向壓下,本來以為改鏡也要做個突起去壓這個桿子,但是後來發現好像不用。

這是機身的鏡頭卡榫,中間還有個小突起,原廠的鏡頭配合卡榫的缺口很深,在正常時不會壓到這個小突起,但是切換到縮光圈時會壓下。

發現將此鈕壓下時,似乎就可以在不壓下光圈連動桿的狀況下測光,但是在網路上問了一陣子都沒人知道這個鈕的確實用途,就暫時當作是我想的那樣吧。

於是接環上的鏡頭卡榫缺口深度也製作成剛好將機身卡榫中間小突起壓下的尺度,這樣似乎就可以正常測光了。

因為接環開口很大,所以還要做護環,護環是用一片鋁板鎖上去,這是做了護環之後拍的,也塗上了黑漆。

這是內側。

裝起來了,看起來有點像鏡頭了,哪像原來改的是什麼嘛。

這樣當然還不能用,花紋橡皮還沒貼上,光圈值的貼紙也還沒製作。

裝起來後發現無限遠有些不準,將對焦環橡皮剝掉後會看到三隻小豆形螺絲,就是調整無限遠的螺絲,還好此鏡還有調整空間。

這是尾巴的外觀,是在沒上黑漆也還沒做護環之前拍的。

光圈環的內側稍微車薄了一點,這樣還可以稍微看到景深標尺的數值。

光圈環的內側與不需要貼橡皮的位置都塗黑了,本來想噴漆,但是考慮到有些位置是不能噴的,所以還是用塗的方法。

橡皮與光圈數值貼起來了,像樣了吧。數值區域怎麼是藍的?這不能怪我,因為手上的 HP 噴墨印表機噴出來乾了就這樣,不過後來經過調整稍微好一點,不過還是偏藍,雖然換掉了,但是沒有重新拍攝。

裝上相機,看起來還算漂亮吧。至少比原來的好吧,現在有光圈環,有光圈定位,接環可以穩固的接上,至少這樣才像個鏡頭。

Arsat 30mm f3.5

這個鏡頭很奇怪,改的時候難免會搖來動去,一下正著放,一下反著放,改了一陣子,發現裡面竟然入塵嚴重,而且都是鋁屑,奇怪了,我改鏡的過程中沒有那樣的鋁屑啊!研判應該是原來改鏡者在鋸尾巴的時候產生的,在鏡尾的縫隙中也確實有許多鋁屑,但是入塵的位置並不是只有在光圈環之間,其他地方也有!這真是奇譚,只好拆出來吹一下。

此鏡要拆的話,要準備直徑夠大的卡鉗,不過鏡片結構還算簡單,前面的一片是單獨的,拆出來就可以將第二組拆出,第二組是左圖中的第二群與第三群鏡片的結合。後方也簡單,最後鏡片取出,就可以將倒數第二群也取出,此鏡所有鏡間都有入塵,很詭異,不過因為都是黏合鏡片,所以清起來還不算太難。

試著按按快門,看是否會打鏡等等的,結果前面第一片與第二片之間又出現一些鋁屑,真是太奇怪了,只好再拆開清理,發現原來是固定第一片鏡片的內部有個鎖環,環的裡面有些鋁屑,這就更奇怪了,難道以前改鏡的人鋸尾巴的時候是將鏡組拆掉,既然那樣組回的時候也該清理一下吧。


D.T. Tang 製作

本頁最後修改日期:

巨眼之門首頁www.bigeye.ur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