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faflex 50mm f2.8 M42 接環

您是2010/1/14 起第 位光臨本網頁的改鏡迷

這是個老相機,結構與 Kodak 的 Retina 差不多,也是光圈環在機身上,鏡頭是沒有光圈環的。這台相機是一位香港朋友的,本來我是不太願意接台灣以外的改鏡案,因為付錢很麻煩,寄來寄去也很容易損壞,因為國際包裹運送過程比較粗魯,但是在香港沒有職業的師傅願意接這個案,所以只好幫他改,結果果然碰傷了,在頂蓋軍艦部可以看到一個撞痕,其實這是外表,後來發現連反光鏡都震脫了,導致無法正常操作。如果要寄國際包裹一定要注意,盒子要硬,而且要比相機鏡頭加起來的體積大很多,這樣才能多墊緩衝材料。

這是鏡頭的前方,名稱為 Solinar,這個接環的名稱是什麼,我也不知道,這是四片的 tesser 結構,鏡主要改為 M42 而且要非破壞性改,這個鏡到底是否值得飄洋過海的改,說實在的我也不知道,不過只要鏡主認為它值得那就是值得。不過後來改好了試拍的結果,其實也不差,不過邊角影像較弱,是 tesser 的通病。

這是鏡頭側面,後面雖然很長,不過加了光圈環以及後段延伸機構之後,其實並沒有突出接環。

此鏡的景深指示是在【V】形那塊黑色部份,大光圈時黑色金屬片縮入鏡身,小光圈時露出較多,露出來的距離範圍就是景深範圍。

這是尾巴,下方的小紅框中,小孔是鏡頭的卡榫孔。左方的機構是壓光圈機構,原來機身中有個桿子,把這個機構向圖中順時針方向頂上去就會開大光圈。

這個機構其實是有兩個部份,一個部份是控制光圈,另一個部份是控制景深指示,與 Retina 的做法有點類似。

這是機身,左方紅框中是光圈連動機構,右方的小桿子是鏡頭卡榫。右方像翅膀一樣的兩個黑色塑膠凸出物是光圈控制的把手。

此鏡如果要改本來很簡單,只要把機身上的光圈機構拆下來改就好了,但是鏡主說不能破壞性改,機身要留著,所以光圈機構要重作。麻煩的是鏡主說此鏡最近對焦距離只有 0.8 m,不夠近,希望能做到對焦距離更近,這才是麻煩所在,難怪香港師傅不肯做,因為實在太麻煩,這個鏡改好了,算一下改的時間包括研究的時間至少花了三十小時以上。

第一步要先做個接座環把鏡頭接上去,這個接環想了一下還是要用銅比較好,雖然不是設計成隨時裝拆,但是在改鏡過程中測試就要裝拆非常多次,如果用鋁的話,可能還沒改完就已經磨鬆了。找了一個銅製的 L39 廢鏡鏡尾,車到可以把鏡頭放進去,然後鎖了三個銅片作為卡住插刀片之用,這個間隙要非常準確,因為有彈性的銅片自己買一點點的話是買不到的,一般的銅片彈性不夠,所以要車到插刀轉進去剛好不鬆不緊才行。

這是反面,也就是對著相機的一面,紅框中的螺絲是作為卡榫之用,本來想做成可以裝拆的,像一般的單眼相機那樣,但是沒有空間,只好做成固定式的,把鏡頭裝上,再把螺絲鎖入剛好頂入鏡身上的卡榫孔,這樣鏡頭就不會轉動了,這個螺絲後面會稱為【卡榫螺絲】。

其實這些零件的圖都是改完後才拍的,因為這個鏡很有挑戰性,改的時候還不知道下一步確實該怎麼做,改一步算一步,所以最後確定了再來拍照。

圖中左方的銅片其實一開始並沒有,後來才確定位置的,功能為何後面會說明。

做了一個這樣形狀的零件,功用是要頂住鏡身中的光圈機構。

如圖中下方的環,車了一個光圈環放在接座的外面,內徑要配合接座,上面挖了一個凹入的部份,要容納前面描述的那個零件。接座上面也要配合在相對的位置磨一個縫隙,黃銅零件可以由縫隙穿過,以便頂住光圈機構。這個縫隙其實無法一次到位,要先做的短一點,後面等裝入鏡身再來評估要往兩邊增加縫隙的長度,因為必須轉光圈環時,完全不轉要在光圈最小,轉到底要剛好在光圈最大,兩邊超過的話就不好用了。

裝起來像這樣。

裝上鏡頭,當卡榫螺絲鎖入定位時,凸出的黃銅零件應該剛好與鏡身的光圈機構接觸,這個尺寸要做的很準才會好用,所以只能先做的超過一些,再慢慢打磨,這個尺寸用尺量是量不準的,只能慢慢磨,一邊磨一邊裝起來比對。

不過光圈裝置不是最麻煩的,要增加最近對焦距離,又要能對到無限遠才麻煩。因為光圈環又不能太窄,至少要有大約 5 mm 的寬度,到接環面就只剩下不到 6 mm 的距離,還要扣掉接環本身至少要給它大約 1 mm 的厚度,那就剩下約 5 mm 的空間了,後面的增加對焦距離的機構只有這個長度,再加上後面的機構不能頂到光圈環,大概只剩下不到 5 mm 了。

要在這樣的距離中增加一個機構來對焦到更近,有兩個方式,一個是加一節可以伸縮的管子,但是只有伸縮會造成光軸歪斜,應該不宜。剩下的方式就是加一段有螺紋的管子可以伸長,但是螺紋要轉很多圈才會伸長,使用時不方便,所以研究了許久,決定增加一段複螺紋管子。圖中就是由一個廢鏡上車下來的短短一段複螺紋內環,因為複螺紋環內徑太大,所以又車了一個內環黏在複螺紋環內。這個環要連接在接座環上,但是又不能黏死,因為黏死了就會擋住前面光圈環上的那個黃銅零件,變成無法拆解維修,黏死了對我比較方便,但是萬一哪天故障的時候會害死鏡主,如果鏡主寄給我修,那會害死自己,所以還是不黏死。不黏死就麻煩了,因為側面有複螺紋不能打螺絲,打了螺絲孔就會有缺口,會影響滑順度,也影響外觀,那怎麼辦呢。

環的反面,上面已經鑽了一排淺淺的凹孔,這是光圈定位鋼珠用的,當然位置要與光圈環上鑽的彈簧鋼珠孔位置配合。

這個環要裝在接座的外面。

想了一個方法,在複螺紋環與銅接座的縫隙裡面打螺絲,這樣外環就不會移動了,但有個要件,內外環的契合度要很好,不然螺絲一頂的話複螺紋會有些變形,轉起來就會很緊。

後來測試時發現即使已經儘量車的很契合了,但是當螺絲上緊時還是會有應力,只好上的鬆一點,但是在螺絲的奉裡面加螺絲膠,不過螺絲膠能耐多久我也不知道,等有問題時,只好再回診吧,到時候只好在側面的複螺紋環上重新打螺絲。

這是 M42 接環,內圈已經車了一個零件黏在內側作為護環,護環最後再來塗黑,上面的螺絲孔很重要,作用後面會說明。

接環內側黏了一段複螺紋外環,這是收起來的狀態。

複螺紋轉長之後可以增加約 3 mm 的對焦空間,但是有個問題,因為此鏡原來的對焦機構摩擦力比較大,所以前面對焦時可能帶動後方的複螺紋機構,那就很難用,還要做個固定機構才行。

做了這個零件,並不是兩個,圖中是內側與外側,只是把圖拼成一張而已。

這是接環內側,可以看到黏在裡面的複螺紋外環,在外面裝了這個零件,上面有一個小螺絲作為固定螺絲。這個小螺絲因為可能長常會轉動,所以要用銅的零件來製作螺絲孔,否則很快會磨損。

這個固定螺絲孔的位置很重要,要儘量貼近外緣,又不能掉出來,因為複螺紋伸長時只有互相卡到約 1 mm 左右,固定螺絲必須要能鎖在這 1 mm 左右的範圍內,還要找適當的角度,以便能頂住複螺紋中凸出的紋路。

裡面的複螺紋外環與內環的角度其實很重要,因為收合與伸長時差了約 3 mm,而角度大約轉了大約 160 度左右,由最短到最長的轉動角度必須要使光圈環的刻度保持在相機的上方,否則光圈值轉到相機的下方,那就很難操作了。因此,在把複螺紋內外環黏死之前要算好角度作好記號再黏住,以後裝拆時也只有唯一的角度是對的。但時實際上也有個小問題,就是 M42 的轉接環其實都有些誤差,我是以 Pentax 原廠的轉接環為準,但是市面一些副廠貨經常不太準,所以鏡主轉到自己的轉接環上也許還有誤差,那也沒辦法了。所以這個鏡這樣改其實改卡式的接環比較好,但是一開始鏡主說 M42 比較通用,我也沒有堅持,不過想想當初應該堅持的。如果螺紋接環到時候有問題,其實有一招,再找個轉接環黏上去吧,只是增加了一些成本而已。

尾環的外面稍微磨了幾道淺淺的凹槽,是便於裝拆時增加摩擦力的。

這是另一個角度,那個旋鈕是車了一小節鋁柱,然後中間鎖了一隻螺絲,鋁柱外面用磨棒磨出一些凹槽,這樣就好操作了。

另外請注意護環上的螺絲,那隻螺絲很重要,功能是防止轉後面的複螺紋時轉的脫出來,這隻螺絲要與接環座的銅片位置配合。這個位置是在整個都改的差不多了再來確定位置就好,位置沒有固定,只要不影響其他零件運作即可。這隻螺絲在裝後面鏡尾時要先放鬆,裝上去之後再鎖進去,就可以發揮作用了。

零件都好了,就要裝起來,下方做了記號,這個紅點是對準鏡身上的對焦中線,轉上去後右方的卡榫螺絲對準孔洞鎖下去,但是不能鎖太緊,鎖太緊會頂到內部光圈機構,所以要鎖到光圈機構能順利開闔為準。

圖中左方的凸出銅片是與鏡尾護環上的螺絲互相作用的,螺絲轉到頂住此銅片時就不會再轉了,可以防止後面的複螺紋整個轉出來。

光圈環上鑽了孔,裝了鋼珠就可以把複螺紋內環鎖上。

再把尾環鎖上,護環已經塗黑。

這是複螺紋縮起時。

這是複螺紋伸出時,圖中固定裝置還沒噴漆。

光圈環的數字還沒貼上,本來想用蝕刻法來製作,但是實在找不到好方法,只好還是用貼的吧,用噴墨紙印出後,外面貼一層透明膠帶,這樣比較防水防髒污,背面用雙面膠黏上,同時製作了好幾份,以便以後髒了脫落了,鏡主可以自己換。

這是全貌。

後來發現還有個東西忘了做,因為複螺紋有許多角度都可以裝,但是鏡尾裝上去的角度是唯一的,否則光圈標示的位置會錯誤,而且裡面限制複螺紋環不要脫出來的機構也有固定的角度,於是在內環上做了一個棕色的點。

裝配時要與尾環上的這個點對齊的角度才是對的。

此鏡這樣改困難度真的很高,不過也確定是可行的,不過有些小問題,就是複螺紋環沒有空間安裝遮罩,要注意髒東西不要卡進去,複螺紋環很怕雜物卡入,有時會卡死。 我故意沒上油,因為上了油更容易黏髒東西,所以要小心使用,進了髒東西要趕快清除,在風砂大的場所也要避免使用,免得沙子進到複螺紋中,有時沙子一進去就磨壞了。只要覺得有點沙子摩擦的感覺就要趕快退出來清一下。其他的問題就是有些機構其實有點脆弱,使用時切記不能用蠻力。

此鏡如果要拆的話,要由尾巴護環上的螺絲轉鬆,大致轉出來 2 mm 就可以了,尾環拆下後裡面零件就會露出來。 不過除非是對鏡頭很有經驗,否則不建議自己裝拆,因為複螺紋如果經驗不夠,並不好裝,如果用暴力的話,後果就是複螺紋變形損毀。

後來鏡主說要在光圈環上增加個用手指推動的鈕,於是就加了鈕,其實是加兩個,因為近距離以及正常對焦時鏡頭會轉,所以在不同的角度各加了一個。


D.T. Tang 製作

本頁最後修改日期:

巨眼之門首頁www.bigeye.url.tw/